在皇帝發下圣旨的當天,大明五城兵馬司開始挨家挨戶的搜檢爆竹,朱翊鈞也不怕校尉們趁機搶劫,因為大明的緹騎們就在后面跟著,詢問是否財物丟失等等,而城外,則是由京營銳卒們進行收繳。
他將奏疏的遞給了馮保說道“這事陛下早就知道了。”
皇帝的天職里,就有繁衍子嗣這一項,無論是否夭折都要多生,有繼承人總比沒有要強得多。
經過了緊急的討論,通州這個州縣級別的衙門代管,而后吏部會在年后解決這個問題。
李太后之所以有這道懿旨,也是跟宮里最近缺人有關。
萬歷九年正月初六,大明第一次廷議,再次日復一日的上演了,潞王朱翊镠沒有參加,逢三六九,他會休息,不參與廷議,他打定了主意,自己就是享樂的命,想讓他當磨坊里的驢,想都別想
“喜報,正月初三,冉淑妃丕昭淑惠,敬慎持躬,誕下皇嗣,賜名朱常潮,仰承皇太后慈諭,淑妃有德,望今后修德自持,和睦宮闈,勤謹奉上,綿延后嗣。”馮保首先宣布了一條好消息。
“張大伴已經拿著百事大吉盒送往了各衙門,算是同喜,諸位明公下朝之后,記得領取。”朱翊鈞擺了擺手,示意大家免禮。
萬歷八年的新年是安靜的一年,朱翊鈞其實很習慣這種安靜,因為自從武宗皇帝過年點煙花點了乾清宮后,大明皇宮就全面禁止煙火了,已經數十年了。
三千斤火藥的轟鳴之后,十二月二十七日,大明皇帝下旨,京師全面禁止煙花燃放,很快這個禁令就擴展到了人口超過一百萬人的三十二個城池,對于任何爆竹廠的生產都進行了嚴格規范。
最近侍寢的只有王皇后,十月生孩子的周德妃在接受老嬤嬤的產后恢復,冉淑妃在坐月子。
朱翊鈞想了想也沒反對,點頭說道“那就按娘親說的辦吧。”
“懷義王土蠻汗以包圖為名,上奏疏定入朝朝貢,共計二十七人永居京師,剩余三百怯薛護衛入京后轉韃官,安置山東諸備倭衛所之中,奏疏言,謝陛下賜鐵鍋之恩,還說了一些關于王次輔的壞話。”張居正拿出了一本奏疏,看著王崇古,將奏疏先遞給了王崇古。
糞道主倒是沒落得腦袋搬家的地步,但是以后得去呂宋當糞道主了。
土蠻汗本名孛兒只斤圖們,改漢名為包圖,入京永居只有二十七個人,這是他的兄弟和子侄女兒,人數并不多,上奏專門感謝了皇帝賜鐵鍋過冬的恩德。
自朱元璋開始一直到隆慶五年俺答封王,放開了邊境貿易為止,大明對草原實行了兩百年的貿易禁運,直接導致了草原的食物加工能力都回到了石器時代,而鐵鍋,是草原的頂級奢侈品,用壞了都舍不得扔,但凡大明守不住邊方,北虜南下,以劫掠鐵鍋為主。
謂曰生鍋破壞,百計補漏用之,不得巳至以皮貯水煮肉為食,此各邊通丁所具知也。
俺答汗曾問二十年漢兒趙全,我祖札木合在十三翼之戰勝利后,用幾十口大鍋把俘虜的敵對貴族活活煮死,可確有此事趙全說必然。
俺答汗又問為何我這個大汗,也沒有這么多的大禍呢而多用皮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