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貪又做不了事。
貪腐的情況有很多種,張居正就是個貪官,很多時候不貪不能辦事,張居正可以理解下面人的難處,在大環境都貪腐的時候,你不貪你就是異類,但貪了還辦不成事兒,就不能怪張居正不留情面了。
考成法的威力就在這里,完全影響了一個官僚的興衰榮辱,考成法的弊病也在這里,百官被考成法折騰的苦不堪言。
通政司傳遞奏疏、輔臣浮票、首輔查閱、密封送司禮監、司禮監批紅送御前、蓋章后送回內閣、內閣下章諸部辦事,大明的政務流轉速度極快,尤其是皇帝陛下這些年極為勤勉,從不留奏疏在宮里過夜,這就極大的加快了效率。
通政司本來是帝國極其重要的部門,自太祖設,太祖列圣臨朝,每至日昃,不遑朝食,惟欲達四聰以來天下之言,通政司是朱元璋革罷宰相之后,弄出來的機構,旨在通衢政務。
通政使在洪武永樂宣德年間地位極為尊崇,每遇常朝,通政司奏事原不拘起數,就是說通政使在常朝上,很多時候都是主持會議的那個人,正統初年,英宗以幼沖即位,三閣老楊榮等慮圣體易倦,因創新制,每日早朝,只許言事八件。
通政司的權力完全來自于通衢政務,只言八件事,權力得到了極大的限制,慢慢的,通政司的權力便歸了內閣,而內閣大學士,本來只是皇帝秘書的存在,逐漸變成了大明實際上的權力中心。
坐在文淵閣的張居正,忽然拿起了一本奏疏,眼神變得凌厲了起來,他看完了整本奏疏后,拿起了浮票,深思了片刻才提筆寫道虜王不能敵京營鋒銳,故此引動風力,該類奏疏理當查查明,是否通番輸銀。
俺答汗在戰場上打不過戚繼光,無論是京營先鋒的試探,還是大同防線,俺答汗都吃了虧,大明的推進不急不躁,俺答汗找不到機會,就把主意打到了朝廷里,試圖從內部阻止大明軍的前進。
“元輔,懷義王府出事了。”王國光站起身來,從自己的四方桌走到了張居正的面前。
張居正打開了奏疏,順天府丞王一鶚,上奏了一件事,懷義王府大火,放火是一種后患極少的作惡手段,因為大火之下,所有的罪惡都被燒的一干二凈。
想讓土蠻汗死的,不只有大明的激進派,還有草原人。
從種種蛛絲馬跡看來,這次的放火,是北虜人干的,此時土蠻汗死在了大明的京師,對俺答汗最是有利,大明接受了土蠻汗的投降,宗主大汗卻死在了京師,俺答汗只需要打出為宗主大汗報仇的旗號,就可以籠絡人心,可以讓草原人擰成一股繩,可以讓大明的后院著火。
大明對土蠻汗的地盤,王化程度極低,一旦土蠻汗死了,這些被統治的地方,恐怕要鬧出不小的動靜來。
懷義王府大火,懷義王不在王府之內,王府還在裝潢,來往人數太多,不太安全,而且大明和北虜在交戰,土蠻汗這個宗主大汗,被朱翊鈞安置的極為妥當。
此時的土蠻汗在西山宜城伯府,就是當初張居正丁憂時候,住的地方。
那個地方陛下每個月都去,所以防備極為森嚴,閑雜人等不得進入,而且是趁夜色偷偷藏在那里,知道的人很少很少。
“讓順天府嚴查奸細就是。”張居正下令嚴查,即便是知道查不出什么結果來,仍要嚴查,因為要找北虜的間諜,張居正寫好了浮票,讓土蠻汗的兒子包延布延,土蠻汗長子,改名包延前往開平衛安定人心。
王國光欲言又止,王一鶚在奏疏中說王府內無人居住所以沒人傷亡,王國光本來打算問問懷義王土蠻汗在哪兒,后來稍加思索,跟自己又沒關系,知道那么多作甚,干脆就沒問了。
“還有事嗎”張居正看著王國光問道。
王國光深吸了口氣,看了一圈文淵閣忙碌的中書舍人、左右通政,開口說道“這是我的致仕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