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正處于大思辨的巨變時代,朱翊鈞思考了下代議制的利弊,最終選擇了搖頭,沒有值得借鑒的地方,因為大明自有國情,大明實在是太大了,人口太多了,代議制的行政成本不是當下大明朝廷可以負擔的。
“臣有祥瑞獻上。”徐九皋看陛下思索結束,立刻俯首說道。
徐九皋拉開了第一塊紅綢布,不是那個橢圓形經過了打磨拋光的十二斤大珍珠,而是一箱草,莖稈粗壯,枝葉繁茂,質地松脆,徐九皋鄭重的說道“陛下,這是臣在墨西哥太陽城購得的種子,名叫青蘭草。”
“這是一種優質牧草。”
朱翊鈞立刻來了興趣,看著徐九皋隆重介紹的牧草,開始詢問這種草料的詳細情況,一年生植物,就像是韭菜一樣,每年可以割7到9次,每一畝草場,每年可以產兩萬斤左右的牧草,耐酸稍耐鹽堿、耐水肥、耐熱,可以青貯,也可以作為干燥后長期儲存。
“這也是一種牧草,名曰黃竹草,它和青蘭不同,是多年生植物,每畝地可以割10到20次,年產超過了兩萬斤,一畝地可以喂4頭牛或者20頭羊或者200只兔子,耐瘠、耐濕、耐寒。”徐九皋介紹了第二種牧草,這種牧草更適合大規模種植。
青蘭的營養價值更加豐富甚至可以用來養馬,但產量上略有不足,可是黃竹草就沒有這個缺點了,一次種植可以收獲數年,管理上更加粗放,不必精耕細作。
青蘭養馬,黃竹養羊。
“好好好”朱翊鈞對這兩種優質牧草頗為滿意,連連點頭說道“送寶岐司,令徐貞明好生看顧,這是好東西。”
瞌睡了送枕頭,大明正在王化北虜,王化是需要經營的,降水不足,再加上土地貧瘠,草原土地的產量有限,而這兩種草料來的正是時候。
青蘭是徐九皋在墨西哥的太陽城購買所得,而黃竹草則是徐九皋自己發現的,秘魯總督區將這些草割了養羊,精耕細作這種農耕的高位科技,秘魯的牧民并沒有點出來,當地人將其視為神的恩賜,而徐九皋立刻察覺出了它的重要意義。
陛下親事農桑,雖然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但陛下對農桑之事真的非常關注,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所以徐九皋這一路,一直在關注所到之地的各種作物。
徐九皋找到了很多很多,而這兩種牧草,是徐九皋最看重的。
很顯然,拍馬屁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徐九皋讀過農書,那是陛下親自注釋的。
“臣的第二件祥瑞,則是這次航海最大的收獲,沿途星圖、針圖,以及臣和劉副使沿途所寫的航海札記。”徐九皋覺得這些稱得上是祥瑞。
在大明讀書人眼里,最珍貴的莫過于知識。
朱翊鈞也這么認為。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