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狐貍看到了李如松的身影,同樣李如松也發現了董狐貍布置的陷阱,十幾人的斥候在草原上奔馳著進入了山坳,這是武川通往板升城的山,名叫翁觀山,是必經之路。
李如松觀的位置無法觀察到這個山坳的情況,但這里非常非常容易設伏,兩邊是丘陵的緩坡,一旦敵人從緩坡上沖了下來,李如松和他帶著的十二個親衛就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地步。
“少將軍,咱們是不是謹慎一些”一個親衛顯然也觀察到了這一情況,這十幾個斥候,有點像誘餌。
李如松勒馬,點頭說道“你說得對。”
通過墩臺遠侯的情報,來犯的人是董狐貍,董狐貍在密云殺了湯克寬,就是用的這個誘敵深入的法子,而當初徐達在嶺北之戰的敗北,同樣是因為孤軍深入,李如松牢記戚繼光告訴他的那句話,前鋒打贏了勝利的天平會傾斜七成,前鋒敗了,就是兵敗如山倒。
這個位置如此的關鍵,他的裝備如此的優良,他是瘋,不是傻。
“董狐貍想要詐我,在這地方設伏,我便將計就計,在這里跟他耍耍。”李如松帶著十幾個親衛開始驅馬向前,但是遲遲不進入劣勢地形,就這么在陷阱的附近,繞來繞去,不斷的觀察著,越觀察李如松越是確認,這里設置了埋伏。
董狐貍看到這一幕,心里就像是狐貍在撓一樣,這個時候就到了比拼定力的時候,李如松不走,還在試探,董狐貍為了一擊必殺,只能忍住內心深處的蠢蠢欲動。
“上當了”董狐貍忽然警覺,因為他聽到了馬蹄聲,隱隱約約的馬蹄聲,讓董狐貍意識到了,這個奸詐的李如松早就識破了他的計謀,故意逗留,就是為了等待援軍。
董狐貍不是沒有想過會被反制,但是獨屬于草原的快速反應和快速機動,突然出現在了大明軍身上,讓他完全沒有反應過來,當大明鐵騎出現在視野之中時,董狐貍知道,自己中計了。
大明的鐵騎沒有步入陷阱之中,而是選擇了迂回,董狐貍埋伏了兩千人,完全暴露了出來,一場埋伏變成了遭遇戰,董狐貍強壓了內心的恐懼開始指揮,剛剛接戰,就陷入了劣勢之中。
大明的鐵騎,京堂勇士、氪金戰士在游龍。
確切的說,大明騎兵仗著火銃的射程和殺傷力,并不打算正面接觸,騎營每一騎都太過于昂貴了,李如松發現了排隊槍斃的殺傷力后,選擇了遠程作戰,往前數三百年,這是草原的絕招,騎射,不接觸的情況下,最大的擊殺擊傷敵軍,等到敵人士氣崩潰后,再進行沖鋒。
草原還沒有進入雨季,硝煙在戰場上彌漫,火藥的爆鳴聲如同催命符一樣,每次的齊射都會有無數草原勇士被鉛子炸出一片片的血花,而草原人的箭矢,完全無法射中敵人。
朱翊鈞習武,他現在開不了一百二十斤的虎力弓,但能開得動一百斤以上的強弓,但在騎馬的時候,他只能用六十斤的軟弓,戚繼光說騎射在戰場上作用不大,是因為戰場環境在火器加入之后已經發生了改變。
草原人的反曲弓也就是六七十斤,火銃的有效殺傷射程遠高于弓箭,大明的騎營在一次次的齊射中,收割著董狐貍帳下勇士的性命。
董狐貍開始下令兒郎們盯著火銃進行沖鋒,希望咬住敵人,但他部下的馬匹,本就不完全都是戰馬,而且過完了嚴冬后,因為戰爭的陰霾,人馬皆是骨瘦如柴,無論是爆發力還是耐力,都不如騎營的騎兵。
在不知不覺中,董狐貍沒有發現,戰場已經發生了一些轉移,兩個丘陵的山坳,從大明軍沖擊敵陣,變成了敵軍沖擊大明所在丘陵。
“火炮”董狐貍目眥欲裂
玩不起就不要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