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古毫不懷疑,陛下會殺人,甚至他王崇古也在名單之上,排名非常非常靠前。
京師的風平浪靜,是數年新政的結果,京堂被張居正打造成了陛下的一言堂,在很多重大決策上,陛下可以獨斷專行。
朱翊鈞懷疑在原來的歷史上,張居正的死是一個陰謀。
大明外科手術,遠沒有想象的那么落后,陳實功作為外科圣手,成就不凡,他甚至可以做闌尾炎手術,甚至對腫瘤也就是枯榮癥有所研究,陳實功出現也不是沙漠里孤零零的長出了一根獨苗,是無數外科醫生中涌現的杰出人物。
在原來的歷史上,給張居正看病的外科醫生名叫趙裕,是徐階府上的醫倌,當事情和徐階有了聯系之后,朱翊鈞覺得不是陰謀也是陰謀了。
陳實功有一種藥,叫枯痔散,用藥七八日,就可以枯痔,調理十余日就可以正常起居,還有一種更加烈性的藥,是一種藥條,是民間用砒霜做的藥條,塞入后,痔也可以枯萎,砒霜這種東西,少量可以打蟲,大量就是劇毒。
什么情況下用藥,什么情況下做手術,是完全不同的。
朱翊鈞懷疑,來自徐階府邸的醫生趙裕,使用了烈性藥物,就是那種砒霜做的藥條。
朱翊鈞在京堂擺出了如此架勢,就是表明一個態度,要搞事,朕的刀未嘗不利
“謝陛下隆恩。”張居正再次俯首謝恩,他現在已經很確信了,他的新政不會隨著他的死亡而消散,人亡政息的魔咒,真的不會在他身上應驗,陛下掌握了無上的權力,而且知道如何使用這種無上權力。
成功了,張居正知道自己成功了,明君是不能被培養出來的,陛下睿哲天成,再加上他的悉心教育,大明終于盼來了明君。
“歸化城、板升城距離不過二十里,這次板升城破,戚帥上奏說,把板升和歸化合為一城,定名歸化城,宣府、大青山、集寧、官山、歸化官道驛路的修建和平整,工部已經上奏籌建,而從大同府、大同右衛、東勝衛、歸化的官道驛路,也開始了繪測。”朱翊鈞說起了今日的主題分贓。
王崇古立刻開口說道“朝中目前爭論的是,京宣馳道,是否要一路修到歸化,甚至修到河套去,激進些的認為應該修到河套,保守的則認為官道驛路足夠用了。”
這破首輔,誰愛當誰當,給他王崇古都不當張居正不在朝這七天,朝臣為了這點事吵翻了天吵的王崇古腦袋都大了。
“問題還是錢。”張居正稍加思索,就明白了為何有這種爭論。
錢不夠用了,大明現在賺得多,花的錢也多,每年僅僅軍費就1100萬銀,再加上天下百官、宗親的俸祿就680萬銀,大明一年歲入才2200萬銀,這種大筆基礎建設投入,對于朝廷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負擔。
“兵部尚書怎么說。”張居正問曾省吾的看法。
“曾尚書說這修起來太貴了,但是不修,那不是白打了嗎先修官道驛路,等京宣、京遼馳道修完,再把官道驛路修為馳道,打下來,自然要守得住,有馳道就守得住。”王崇古解釋了下曾省吾的說辭。
曾省吾這個保守派有點怪,他也覺得太貴,不建議立刻修,而是等其他兩條馳道完成后,再動工不遲。
“朕對戶部說,以年息5向民間借一筆錢,大司徒王國光和少司徒張學顏,那叫一個膽大妄為,跟朕拍桌子說什么寅吃卯糧、朝廷威嚴何在之類的怪話。”朱翊鈞嘆了口氣,王國光哪哪都好,但一旦涉及到錢,就斤斤計較,他就是不肯出利息,朝廷威嚴倒是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