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道昆站了起來,面紅耳赤的大聲說道“最好的辦法,就是資產增殖只要流動資產的白銀,能夠固定為大明的固定資產,海外的種植園、大明腹地的桐園、墾荒土地、手工工坊、家宅田舍、大型工場、官廠團造,甚至是培養舟師、工匠,都算是讓大明資產增殖。”
“只要讓固定資產增殖,那就是沒有浪費”
張居正頷首,開始理解汪道昆這番話,其實讓賤儒和國子監的監生聽去,都聽明不白汪道昆在講什么,張居正能夠理解。
海外種植園在海外,也算是大明的固定資產嗎的確是的,因為這些種植園的產出,海外番國是消化不了的,最終都會反哺到大明來,海外種植園也是大明固定資產的一部分。
舟師、工匠這些也能算是固定資產這個要完全理解,就必須精通生產圖說,生產圖說將資產分為了留供、流動和固定,而一個人的經驗,也是固定資產,尤其是大量經受過教育的人才,是大明寶貴的固定資產,舟師也是大明固定資產的一部分。
資產增殖和白銀浪費有必然聯系嗎聯系非常緊密,而且資產增殖的速度,和白銀流入速度相差無幾,才能讓白銀流暢流轉,起到通衢百貨的作用。
“費利佩二世知道大司空的才能,恐怕會不顧一切,把大司空搶回泰西去做國務大臣。”張居正由衷的說道。
汪道昆這才坐定說道“啊這,其實是愚人千慮,必有一得而已,元輔謬贊了。”
對資產增殖進行考成,就成為了利用行政力量干涉市場的典型,而這些固定資產的增值,是可以量化,而后進行考成的,大明整體固定資產增殖速度,至少要達到白銀流入的七成,才算是高效,甚至不需要付出過多的行政投入,只需要從海貿出口各種商貨數量,就可以進行粗略推斷了。
張居正的腦海里已經翻江倒海,無數的政策已經有了雛形。
張居正愕然發現,他推行新政本來是為了解決問題,結果問題解決了一個,蹦出來兩個他以為自己忙完了考成法、清丈還田、整飭學政、振武強兵這幾件大事,就該享受新政給大明帶來的改變了,結果,王崇古給他折騰了個均田役,汪道昆給他折騰了資產增殖。
這什么時候才能忙到頭兒雖然忙碌的感覺很好,但太過于充實了。
“我有幾個不太成熟的想法,比如這個白銀流失海外,我們是不是可以對其征繳利得稅他把白銀帶出去,就要一次性繳納其在大明資產的50,離開了大明之后,應依照加稅,最少將其關稅提高到兩成。”汪道昆試探性的說道。
利得稅,這個設計既是為了保證稅收公平,防止財富轉移造成的稅收流失,也是為了方便稽稅院稽稅,防止逃稅。
激進派一出手,就是一記殺招,在沒有開海時,大明不需要面對這個問題,但開海后,這個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大明老百姓辛辛苦苦勞動所得,得到的白銀流入,就這么白白流失,損失的是大明
想辦法將流動資財的白銀固定,是汪道昆的主要目的。
“怎么實現呢”張居正思索了一番,覺得執行難度極大。
大司徒王國光立刻說道“很簡單啊,只需要卡住金銀銅出海,就可以了,遮奢戶們真的想要逃離,他們必定將自己手中的資產全部變為白銀,而后帶著白銀離開,土地、房舍、工坊都是無法帶走的,所以叫利得稅,是針對白銀出海加征稅賦。”
遮奢戶們只需要將手中資產換成白銀,而后就可以大搖大擺的離開,哪有這種好事過去無法轉移,是因為沒有白銀流入,現在有了充足的一般等價物之后,這就會必然出現。
張居正點了點頭,不得不說,工部和戶部湊到一塊去,這兩個讀書人湊到一起去,想出了好辦法來。
卡住白銀流出海外,就卡住了資產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