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來問你。”林輔成開始反擊,他看著姚光啟說道“朝廷粗暴干涉,難道就是全無代價的嗎”
“當然有。”姚光啟一愣,立刻回答道。
林輔成露出了笑容,看著姚光啟點頭說道“官廠團造的工匠、土地、工場的營造、工匠的報酬、技術進步的獎賞,造船、棉紡、毛呢、鑄爐、煤窯等等,哪一項,不要海一樣的銀子無論做什么,朝廷都要付出海量的白銀,萬歷僅九年,陛下就在在開海事中投入了3712萬銀,而陛下從內帑拿出了1500萬銀之多。”
“投入就是做生意,求得就是回報,做生意總是有賺有賠,這一點你認同嗎”
姚光啟眉頭緊皺的點了點頭說道“我很認同。”
林輔成慢慢站了起來,端著手開口說道“朝廷過分干預,必然會導致一個極為嚴重的問題,朝廷要付出巨大的開支這個開支不是必然有回報的,而且朝廷沒有那么多的銀子,燕興樓交易行要上新,綏遠馳道和綏遠礦業就是鐵證”
“票證的本質是什么其實也是朝廷向民間的債務。船舶票證就是向民間借貸,早一步收回大帆船的成本,進一步投入。”
“朝廷過分干預,需要極大的投入,稅賦無法滿足,必然會向民間舉債,這借來的錢,但凡是過一道手,必然沾一手的油朝廷巨額的投入,往高了說,能有一半落到實處,就已經足以令人慰藉了,而后因為投入,產出的商品必然增加,那么需求減少,價格就會下降,朝廷得到的回報必然減少。”
“之前陛下投入的產業,造船、織造,無不利厚,但不是什么生意,都有如此豐厚的回報的。”
“收入大于支出時,是朝廷還能維持,那收入小于支出,朝廷如何維持只能用稅賦去填補,最終填不上窟窿,只能勉勵維持了,這不是兜兜轉轉又回到了過去嗎”
朱翊鈞立刻開口說道“林大師,為何你斷定朝廷所得到收入一定會小于支出呢”
“你這個問題很好。”林輔成面色通紅的說道“第一個原因就是朝廷的投入,是無法完全落到實處的,從上而下的銀子,會被貪腐掉大半諸位都不是少年郎,此話想來非常清楚,這就是現實”
“第二原因就是僵化和臃腫,這是必然,前幾天松江造船廠,被巡撫查出了空餉來,而且人數眾多”
“第三個原因就是無效投入,朝廷是大明最大的集體,是公,就需要興修水利,需要修橋鋪路,需要營造學堂,需要支出供養教書先生,朝廷的社學、縣學、府學,國子監,都是不賺錢的,是寄希望培養出人才,但前段時間,松江海事學堂培養的舟師,就因為朝廷要加設學堂和擴招,就引起了軒然大波來。”
“朝廷的投入有許多的弊病,而最關鍵的就是僵化了,因為生產的商品增加,需求得到滿足價格必然下降,資產的回報只會越來越小,但是朝廷僵化,讓船很難掉頭,而臃腫的冗員,帶來的是高昂成本,資產的回報減小,成本增加,朝廷官廠收入一定會收入小于支出”
“朝廷的資產收益會累年遞減,而且速度極快。”
“收入小于支出,必然出現債務,債務不斷擴大,當天下皆債之日,又如何是好”
“我在這里可以斷言,官廠團造法,必然失敗”
林輔成憋屈了一天,終于在這個問題上,贏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