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孝,是儒教之下的社會基本運行規則官序貴賤各得其宜也,所以示后世有尊卑長幼之序。
朱翊鈞看著張居正的表情,露出了一個陽光燦爛的笑容,一如當初,朱翊鈞想起了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他讓張居正把君父、君師、君國區分開來,那時候,張居正不肯,現在張居正依舊不肯。
張居正的新政,從頭到尾都沒有想過要建立一種新的秩序,只是為了給大明王朝續命。
現在的新政,的確有些過于離經叛道了。
“那先生不贊同,為何不反對呢”朱翊鈞好奇的問道。
張居正眉頭緊皺,認真思索之后,搖頭說道“因為臣不知道從何反對,最近的新政推行,都有隱憂,這其實很正常,沒有任何一個政令是完美無瑕的,矛盾無處不在,好壞對立而統一的存在,因噎廢食又過分餒弱。”
“所以只好先試試看了。”
大明現在已經有了試錯的資本,不是陛下剛登基時岌岌可危的局面了,政令具體好壞,先試試,反正都是試點,成了就成了,不成不還是有張居正、王崇古這些佞臣嗎
張居正收好了陛下送他的東西,回文淵閣前,他猶豫了下說道“陛下,石城縣知縣陳榛這個案子,那個失主,估計是當地遮奢戶的走狗,陳榛剛剛到任,當地遮奢戶怕是要給陳榛一個下馬威,陳榛也不是泥捏的。”
朱翊鈞頗為認同的說道“三十兩銀子,不是普通人家能拿出來的。”
這不奇怪,他剛登基,張四維還打算給皇帝一個下馬威呢,弄個王景龍入宮嚇唬皇帝。
萬歷九年八月十五中秋節,每逢佳節倍思親,遠在長崎總督府的總督徐渭,罕見的開了一瓶萬歷元年的國窖,叫來了提舉市舶使孫克毅,長崎都司指揮使李誠立、市舶司提舉太監王朝、巡按御史羅應和等人。
中秋佳節本是團圓佳節,他們全都是身處異國他鄉,只能望明月思鄉。
“諸位,今日中秋,滿飲。”徐渭舉起了酒杯,沒說那么多祝酒詞,上來就是一口悶,五個人分一斤,一人不過三兩而已。
“京師傳來了幾個好消息。”徐渭喝完杯中酒之后,說起了大明來的消息。
“戚帥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踏平板升,斬首五千壘京觀威震草原,長驅直入再復河套,此為第一喜。”
“大同、勝州、臥馬崗發現了大煤山、銅山、銀山,自此之后我大明亟需白銀不,必完全仰賴海外輸入,此為第二喜。”
“大明水師三萬擴軍九萬,分駐密州、松江、廣州、琉球,我大明海波已平,商舶販運海上再無倭寇之憂,此為第三喜。”
“陛下再得公主,乃皇后嫡出,此為第四喜。”
“為大明賀為陛下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