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陳璘帶來的三條五桅過洋船,就靜靜地停泊在長崎港口之內,黑洞洞的炮口,指向了萬國海貿會的聯排大房,提醒著所有人,這里是大明的地盤,要遵守大明的規矩。
沒人敢在大明水師面前造次。
自唐時有市舶司,而后宋元兩代海貿達到了巔峰,在明之前,海貿主要以奢侈品為主,絲綢、瓷器、茶葉和金屬器皿,在南宋末年,松江府的棉布已經暢銷海內外,胡元南下,松江府的生產遭到了破壞,一直到永樂年間再次興盛。
萬歷開海,奢侈品的交易份額已經累年降低,大宗商品和貿易成為了主流,但唯獨沒有糧食,松江市舶司、琉球市舶司和長崎市舶司這個三角,鎖死了進入倭國貨物的清單,糧食是獨有的禁止入倭的商品。
僅僅參加長崎萬國海貿會的商品就高達數百種之多,松江棉布是最大商品。
松江棉布里沒有松江棉花,因為松江本地棉更貴,出海利潤反而更小,所以更多的是在大明腹地銷售,正宗的松江棉,那不是倭國能夠消費得起的貨物,來自于蒙兀兒國的廉價棉布,才是海貿貨的主流。
小到鍋碗瓢盆,油鹽醬醋,大到車駕水車,應有盡有。
大明送貨上門服務,當然運費并不廉價,送貨上門主要是為了探聽情報,大明用商賈為間諜這事,在倭國也是公開的秘密,但各個大名,手里沒有足夠的船只運貨,只能聽之任之了。
大名們被琳瑯滿目的貨物看花了眼,他們用窮民苦力在山坳里辛苦采挖的銀子,換成了絲綢、茶葉以及各種可以彰顯身份的器具,比如一套實木茶具,價格高達上千兩白銀,比如十分精美帶有簧鋼減震的車駕,以及數量極為有限的駑馬,這一套價值七千兩白銀。
第二天,大名們被領到了一處校場之內,校場的兩側,擺滿了長短兵,弓箭、箭簇和火器。
倭國缺少武器,織田信長鐵炮一種火繩槍足以傲視群雄,而這次長崎總督府給了他們一個公平競技的機會,所有人都可以用白銀換取武器,來應對彼此的討伐。
織田信長和所有人都呆滯的看著這些武器,之前大明只賣火銃,這次的貿易會,居然連火炮都有,這是所有大名沒有預料到的事兒
難不成是陳璘這個水師總兵,在偷偷販賣軍火牟取私利
這當然是誤解,這些火器,每一件都是正經猴版軍火,是兵部清汰和軍器監專門為海貿制作的猴版軍火。
“可惡我們倭國缺少硝石,所有的硝石都仰賴中國供應,即便是給我們火器,在我們手里和燒火棍又有什么區別”織田信長攥緊了拳頭。
他已經完全識破了大明的詭計
光給火器有什么用,大明有沒有膽子,供應硝石
在當下的時間里,能夠大批量、大規模制造合格火藥的只有大明和西班牙,控制硝石就代表著控制了火藥制造,西班牙控制了秘魯最大的硝石礦,而大明則是本地硝石外加走私販運孟加拉咸砂。
識破了又能如何織田信長絕望的看著周圍的幾個大名,毛利輝元,長宗我部元親、上杉景勝、北條氏直,看著火器連眼睛都不夠用了,毛利輝元是之前唯一一個能買到大明鳥銃的大名,他之前也沒有資格購買大明的火炮。
虎背熊腰的陳璘,終于來到了眾人面前,眼睛微瞇半抬著頭,掃視了一圈,倭人普遍矮小,陳璘七尺的身高,如同泰山壓頂一樣,壓得眾人喘不過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