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非常非常充分,民不務本,田有荒蕪,這可是頭等大事,必須要處置,所以關上了這個自由兌換船引的窗口。
壞壞壞
在圣旨頒布的一瞬間,整個燕興樓交易行的船舶票證應聲而漲,價格一再上揚,從最開始的七銀向著十銀躥升,一艘三桅船可以用十年時間,甚至是更久,而船舶票證五銀時,兩年半可以回本,即便是算上九成五的回航率,十銀一張,也是翻倍大賺的買賣,船舶票證也是交易行最堅挺的票證。
一萬畝田折船引一張的口子關閉之后,整個大明的船只就沒有可以自由獲得船引的地方了加入五大遠洋商行,就要接受商行的安排。
大明對船引堪合管理極為嚴格,關閉了這個口子之后,大明的船引就只能從五大遠洋商行獲取了,沒有船引堪合就等于海寇,被查到就是罰沒貨物,羈押,流放,甚至是擊殺的下場。
西土城的姚長貞,聽到了這個傳聞還不信,再讓兒子姚光啟去打聽,才確定了這個情況的真實性,他猛地拍桌而起,驚恐無比的說道“陛下這是要做什么是要把我們踹下船嗎快去請王公林大師”
王公是前刑部尚書王之誥,王之誥的王夢麟做狀師的同時在準備下一次的科舉,是簡在帝心的人物,而王之誥和張居正是兒女親家,消息極為靈通,都在西土城住著,所以姚長貞和王之誥家里保持著較為親密的關系。
林輔成就是姚長貞口中的林大師,林大師最近可謂是炙手可熱,詩社都在約稿,請他去宣講,但林大師則是什么活兒都不接,什么地方也不去,只寫逍遙逸聞,林輔成的詩社是姚長貞以友情價租給他的,所以姚長貞請他林輔成,他不得不去。
林輔成和王之誥很快就到了,姚長貞、姚長興、姚光啟、王之誥、王夢麟、林輔成齊聚一堂。
“照我看啊,陛下怕是覺得這錢來得太慢了,打算學那永樂舊事,完全的官船官貿。”林輔成了解清楚了事情的詳情后,面色不善的說道,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大明的海貿正在失去自由。
永樂年間的官船官貿,鄭和下西洋,撐起了五次北伐、撐起了營造北衙京師、撐起了奴兒干都司的官道驛路、撐起了永樂大典,顯然,大明皇帝這是要行使朝廷完全官船官貿的自由了。
這一刻,在場的所有人想起了朝廷禁海的恐怖,完全開海不過十年,只有一個月港市舶司開海,不過十五年時間
大明朝廷這是打算吃獨食啊
“王公以為呢”所有人看向了王之誥,王之誥是荊州府人,和張居正是同鄉,還是兒女親家,朝廷此舉究竟何意,就得依靠這位知情人士透露了。
王之誥搖頭說道“你們還不知道元輔嗎他要做什么會跟我說我也不太清楚,沒有聽元輔提及過,但我知道一件事,去年讓朝廷顏面掃地的大事,國債、綏遠馳道和礦業的票證,是朝廷、陛下向民間的借債。”
“自萬歷元年新政伊始,朝廷財用日盈至今,連邊方的軍兵都在六冊一賬,實物給餉之下,吃上了飽飯,朝廷向民間的這次借債,可謂是顏面盡失,陛下穿青衣尚節儉,朝廷財用仍有不足,錢不夠是朝廷現在必然面臨的問題。”
“諸位,臥馬崗可是有個金山、銀山、銅山、煤山。”
朝廷想要煤炭、金銀銅鐵,但是缺錢去修路開礦,不得不向民間拆借這事,可是去年年末,頭等大事。
朝廷不是沒錢,是錢不夠用,這是一個確認的事實。
“壞了壞了這次徹底壞了。”林輔成立刻站起了身來,神情極為激動的大聲說道“陛下這是窮急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