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節儉se天下人人皆知,這張居正還在呢,朝廷就又缺錢了,把主意打到海貿之事上,再合理不過了
海貿的自由正在消失
西土城的遮奢戶最先發力,而后是南衙海商們開始發力,如果不能從市舶司直接兌換船引,就必須依托于五大隸屬于市舶司的商行,而這些商行只能算是半官辦,想要得到船引的代價陡然升高。
很快,一大堆的奏疏出現在了朱翊鈞的御案之前,內容大同小異,阻止皇帝陛下開歷史倒車,回到禁海的年代,這個田畝換船引的辦法,不僅要辦,而且要在五個腹地市舶司進行推而廣之,不僅僅松江府要有政策,密州、寧波、月港、廣州電白市舶司,都要有相同的政策
朱翊鈞看著面前的奏疏沉默了許久,張居正辦事的風格,是極為嚴肅的,而王崇古辦事的風格,主打一個坑蒙拐騙,把人耍的團團轉,朱翊鈞不由得想起了當初王崇古給科道言官下套,讓他們跑到皇極門伏闕的舊事來。
這是王崇古的風格,他沒有張居正那種偶像負擔,作為奸臣的王崇古,做事不奸詐,怎么能當得起奸臣二字呢
這一次以退為進,朝廷推廣還田法,在悄無聲息之間開始了,而且是主動請求,還動用了能動用的關系,想方設法的勸阻皇帝。
朱翊鈞順應民意,朱批了這些奏疏,但還是一副你們害苦了朕模樣,再三強調農桑為國之根本,古先圣王,莫不以勸農為首務,黃金、珠、玉,饑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詞訟繁興商貿繁盛,則農務多廢,責令有司,不得田野荒辟。
這番話是很合理的,大明皇帝親事農桑,帶著寶岐司育種育苗,了解墾荒種田之苦,不是秘密,這可是張居正的罪孽之一,陛下那是天生貴人,哪有為了教育這么欺負皇帝的
這一輪的以退為進,效果極好。
這是一套組合拳,即便是等到勢要豪右里面的明白人,清楚了朝廷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也無力回天,分化已經完成,這就是王崇古這招以退為進最陰險的地方,分化了鄉賢縉紳、勢要豪右。
本來朝廷動田制,是引動天下沸反的事兒,但現在就有了不同的聲音,而且也形成了政治正確,關了田畝換船引的窗口,等于海貿不自由的這個政治正確。
朝廷的明公們,對還田疏仍然抱有最大的謹慎,多數都是抱著試試看,一旦造成了惡劣影響立刻叫停的想法,試著去慢慢推行。
萬歷十年正月十五上元節,京師熱鬧無比,街道兩旁,張燈結彩,紅色的燈籠高高掛起,隨風輕輕搖曳,街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而一輛車駕從通州而來,從朝陽門入京,下榻會同館驛。
大明應天巡撫潘季馴,回京述職后,將前往綏遠治理黃河。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