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季馴十分詳細的解釋了自己的邏輯,完全的自然經濟的不穩定性,導致了草原諸部會彼此攻伐爭奪生存資源,而為了能夠在競爭中獲勝,過度放牧就成了必然,無論是戰馬、武器,還是換取大明商品,都需要牲畜。
過度放牧進一步加劇了自然經濟的不穩定,因為草場在緩慢的消失,草原在荒漠化,再加上草原越來越冷,自然產出減少,其最終結果就是完全的男盜女娼,男人劫掠為生,而這些個女子,多數要淪為娼妓,操持生計的地方,就是世廟。
花柳病一定會在草原蔓延,尤其是在人群聚集的密宗寺廟里,花柳病會通過這一個個魔窟,擴散到整個草原。
這就是草原的下場,潘季馴踐履之實,看到的下場。
不是長生天因為草原人的背信投靠了佛家而震怒,子不語怪力亂神,草場的大幅度退化和人類的生產活動有關。
潘季馴摸出了一本手札,這本手札是他的踐履之實的觀察,上面有人畜地比例、牧場歸屬、部落規模、圈養經營、手工業剪羊毛和粗加工、集市、借貸、稅賦等等觀察,這都是草原肉食者從來不會有的觀察。
三娘子看了看那本手札的內容,雖然有些凌亂,但還是能找到主要脈絡。
“大明官員都這么厲害的嗎”三娘子呆愣呆愣的說道,潘季馴可比吳兌、方逢時之流強太多了,大明的官僚都這么強的嗎都這么強,大明還只有兩京一十四省
潘季馴搖頭說道“不自謙的說,其實沒多少。”
三娘子這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潘季馴本該做少司馬的,大明一共就那么十幾個少司馬及以上,如果三娘子在京堂待久了就知道,大明的官僚以賤儒居多,有的時候,說的那些話,看的人頭皮發麻。
陛下多么寬宏大量的一個人,時常被愚蠢發言氣的頭暈。
潘季馴拿回了手札說道“牲畜規模在擴大,草原在縮減,荒漠和戈壁越來越多,草原的邊民,女人十個有三個患有花柳病,男人十個里有七個曾經做過馬匪,草原的情況啊,不容樂觀。”
“歸化府所轄諸地,要盡快完成圈養,不要再隨意放牧了,主要還是養羊,土地要耕作種植牧草,在草場的邊緣種植多年生牧草進行分割,圈養的糞便要收集堆肥。”
三娘子有點不服氣,她其實想說,不怪草原人,大明禁運兩百余年,草原連口鐵鍋都找不到,而中原鐵鍋極為昂貴,一口就一兩七錢銀,一大袋一百二十斤的羊毛,也才一兩七錢,和解派在草原中成為主力,想要歸化大明,也不是空穴來風。
前些年你們大明也好不到哪去
但三娘子也不知道如何去反駁,潘季馴說的是事實,草原的確糜爛,搖頭說道“那燒什么”
“煤。”潘季馴拿出了堪輿圖說道“今年冬天之前,大同府煤場的煤會運到歸化城集散,你要做好準備,我明日前往勝州鄂爾多斯,督促勝州煤場和馳道。”
草原的循環被破壞了,本來牲畜的糞便是養料,堆肥后培育牧草才能形成循環,因為草原燒牛糞,堆肥不充分,循環被破壞,就不可能有圈養,草原人也不傻,之所以要建城,也是為了從風險更高的自然經濟向小農經濟邁進,可是屯耕這種活兒,又需要物質的支持。
煤炭,就是其中的關鍵。
沒有柴,是沒辦法定居下來生活的,遷徙就成了草原人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