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次輔,咱們都是從地方爬上來的,朝堂變,地方真的會跟著變嗎”萬士和搖頭說道“這是不可能的,從一開始就少點空子為宜。”
“行吧。”王崇古終于認了,再忍一段時間,現在制度上漏洞百出,還是需要再認真打磨一下。
在這個最針鋒相對的議題之后,文華殿上的氛圍變得輕松了許多。
李成梁在遼東又尺進寸取,拓土了一百多里地,設立了六個屯堡,這已經成為了每年的慣例,每年李成梁都要拓土,主要是黑土地真的非常誘人。
萬歷共十年,李成梁拓土六百里,李成梁用每年拓土來表達自己的恭順之心,每年拓土不等,而今年,李成梁的屯堡已經抵達了吉林造船廠。
吉林造船廠,特派遣遼東都司都指揮使劉清于永樂十八年、洪熙元年、宣德七年三次領軍至此興役造船,規模龐大的造船廠,成為了連接京師、遼東都司、奴兒干都司的紐帶和鎖鑰之地。
“遼東都指揮使劉清看到樹林里有一堆的錦雞,故起名雞林,后來覺得不好聽,改為了吉林。”萬士和說起了吉林這個名字的由來,也算是趣事一件。
戶部尚書王國光頗為感慨的說道“大明屯堡在擴張,大明百姓在前往遼東謀生,土地肥沃,一年一熟也能養活一批百姓了。”
“北衙的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因為這里是大明兩片最大產糧區的鎖鑰之地,戰略要地中的要地。”
堪輿圖越來越精細,適合耕種的大范圍耕種區,華北平原和遼東平原的連接處,正是北衙,以農桑為本,北衙的地理位置顯得格外重要了。
或許,當初成祖文皇帝開辟奴兒干都司,就是為了證明北遷的正確性,開辟一片產糧地,但各種原因導致成祖文皇帝沒有做完這件事。
吉林這個地方,是永樂、宣德年間的實土郡縣的地方,隨著興文匽武的大勢,大明遼東方向完全龜縮在了鐵嶺、撫順沿線的長城地帶,這讓大明遼東都司始終處于一種被動防守,無法進攻的窘境當中,大明對關外的事情了解的越來越少,控制能力越來越弱。
這真的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一旦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外喀爾喀、韃靼左翼土蠻汗諸部完成合流,大明將會徹底陷入兵兇戰危的困境之中。
趕走了韃靼左翼土蠻汗諸部后,大明在遼東方向并不是高枕無憂,而是需要進一步的推進,完成實土郡縣。
現在李成梁一直在做這件事,大明格物博士前往遼東繪制了比較精密的堪輿圖。
讓朝堂慶幸的是,李成梁沒有繼續向藩鎮化的跡象,看起來,李成梁并不想當大明的安祿山,安祿山史思明能在大唐造反,是因為唐玄宗的縱容,也是因為大唐對河北三鎮之地的苛責政策。
大明皇帝不縱容李成梁,對李成梁常懷有警惕之心,這一點連李成梁的兒子李如松都很清楚,戚繼光不止一次表示,李成梁是否會向藩鎮滑落,主要取決于京營是否強橫,京營強他就是想也不能,京營弱,他就是不想也得藩鎮化。
李如松認為戚帥說得對。
朝堂整天搞興文匽武,搞以文制武,甚至文官可以先斬后奏殺死武官王驥殺安敬,那邊方軍鎮懷恨在心,不反也會出工不出力,臨陣對天放三銃,對得起朝廷了,誰家好人好好的大明寧遠侯不當,當野猴子的山大王
大明對遼東都司,更談不上苛責二字,相反各種政令支持李成梁在遼東開拓,忠君體國侯于趙,多次請屯田政策,編民齊戶,甚至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