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還要運糧到遼東都司,而遼東都司也是最先實現全餉的軍區,在萬歷二年討伐古勒寨時,就補足了全餉,比其他九邊要早一年。
苛責虧待決計談不上,遼東失去了藩鎮化的基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基礎,李成梁現在表現的更像是大明忠君體國、可靠的開拓大將,在遼東橫沖直闖,現在已經拓土到了吉林,并且請命重設造船廠。
“最近解刳院上了道奏疏,內容比較玄奇,請諸位一觀。”張居正面色古怪無比的說道“解刳院的大醫官,從自然選擇這件事上,論證華夷之辨。”
張居正面色五味成雜,他看到這本奏疏的題目時,只覺得解刳院的大醫官瘋魔了,但認真之后,反而覺得非常合理,邏輯自洽,而且可以解釋很多問題。
一篇怪東西。
“什么東西論證華夷之辨”禮部尚書萬士和多少有點麻,華夷之辨這個可是禮法的重要戰場,結果解刳院的大醫官要從生物學上去解釋。
解刳院討論的是變化和選擇。
一切都要從門頭溝西山煤局的撲棱蛾子說起。
煤煙導致西山的撲棱蛾子都變成了黑色,因為更加不容易被天敵發現,而白色逐漸稀少,這是天擇也是人擇,解刳院的大醫官李時珍和陳實功注意到了這一事實,自然而然的得到了一個天擇論、人擇論主張生物界物種的進化及變異,系以天擇的進化,亦以人擇演化。
天擇,自然選擇,人擇,人為選擇。
這些撲棱蛾子的變化,引起了解刳院對人類進化的思考,人從毛茹飲血,到穩定的農耕,而后建立了聚集地,形成了穩定的生態,自然對人類的影響變得微弱,人類是否停止了演化,是解刳院的擔憂。
很快,解刳院釋懷了,因為他們從寶岐司看到了育種,這是人為的選擇。
人類馴化了牲畜植物,不斷按照需求選擇牲畜植物,讓人類生活變得更加輕松,比如兩宋占城稻逐漸代替了傳統稻谷,比如現在救荒的番薯,不斷選種育種之下,產量節節攀升。
人為選擇,相對于自然選擇而言,目的性更強,而且速度更快。
人為選擇干涉了農作物、牲畜的演化,那人為選擇是否干涉到了人類本身呢
答案是肯定的。
人類的演化在加速,這就是天擇論、人擇論的框架下,對人類演化的思考。
“首先,解刳院的天擇論可謂是石破驚天,一語道破天機,這一點是要值得肯定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簡單的八個字,概括了萬物無窮之理。”萬士和首先肯定了天擇論,他解釋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八個字,是陛下給天擇論的批注,鞭辟入里,精煉見解,可謂是妙筆天成哉”
廷臣們暼了萬士和一眼,頗為嫌棄,萬士和真的是逮著機會就拍馬屁,都成本能了。
明明對禮法如此精通可以靠能力堂堂正正的做明公,整日里,卻只知道溜須拍馬,簡直是有辱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