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孫克毅根本不介意在織田信長攻過來的時候,點燃火藥庫,在長崎制造一場驚天動地的大爆炸,引得朝廷直接兵發倭國滅倭。
不用怕缺人,因為想要到倭國殺倭寇的大明人,手拉手能繞地球三圈。
織田信長對這個情況是相當清楚的,甚至他能夠判斷出長崎總督府特意派人通知他寶鈔到了的目的,目的就是讓他打過去。
瘋子,尾張大魔王對長崎總督府的評價就是這簡要的兩個字,但織田信長,真的無可奈何。
負責通知織田信長的海防巡檢,帶回來了一位織田信長的使者,智勇越人的神戶信孝。
神戶信孝是織田信長的次子,因為母親出身卑微,和織田信長的次子織田信雄出生日期有些重合,只能等織田信雄出生的消息放出去后,神戶信孝出生的消息才傳開,神戶信孝就這樣從實際上的老二,變成了老三。
織田信長做得到嗎以前的話可以,現在的話很難。
“孫提舉,你覺得是真的嗎”
“楞里格楞,楞里格楞,票證漲得我心驚,銀子賺得我手軟,楞楞楞。”王謙含含糊糊的哼著不成調的小曲,心情極好的看著父親回到家中,趕忙迎了過去,頗有禮貌的說道“見過父親。”
倭寇的成分雖然很復雜,幕后的老板是東南海商,倭人、大明的亡命之徒、紅毛番、黑番構成,劫掠大明的同時也在劫掠倭國朝鮮琉球,大明最后消滅了倭寇,而倭國完全沒有,至今海盜依舊是盤踞在倭人頭上的一把利刃。
大明第二闊少京師第一紈绔王謙,像一只斗勝的大鵝,大搖大擺的回到了自己家里,綏遠馳道的票證隨著開工開始上漲,雖然幅度不大,但這印證了王謙的猜想,綏遠馳道的票證價格會漲到一個讓所有人瞠目結舌的地步。
“織田信長認慫了嗎好生無趣。”徐渭意興闌珊的說道,派人來談,而不是派人討伐,就顯得很無聊了,顯然織田信長不想發生軍事沖突,這對徐渭而言不是個好消息。
“其實是有辦法解決的。”神戶信孝再次叩首,深吸了幾口氣,才開口說道“倭人精通海戰,大明開拓,也是需要武士的,如若大明循舊例,冊封我父親為新的日本國王,大明開拓,日本的武士,可以成為大明的助力”
“這就是設限,就是限時完成的妙處了。”
“你說會不會呢神戶信孝。”
“著啊”王謙終于聽明白了自己親爹在講什么,朝廷為什么僵化。
徐渭摸了摸胡子,非常不客氣的說道“你的意思是,織田信長愿意當狗是吧,而且還會忠心耿耿。”
長崎總督府倒是把織田信長的請求報給了大明朝廷。
徐渭在四月底的時候,收到了朝廷的回覆,陛下還是批復的那八個字,任意施為,朕不在乎。
孫克毅抿了一口茶笑著說道“騙小孩子都騙不了,即便是織田信長真的統一倭國,結束了戰亂,他也只會將倭國的武士派遣到朝鮮攻城略地,而不是想這位所說的那樣,安居樂業,因為這些武士是無法安置的。”
值得注意的是,給徐渭這把刀的人是大明皇帝,一次就送來了一萬萬貫,而建議皇帝把寶鈔試行放在倭國的是張居正,這兩尊大佛在朝中坐鎮,徐渭的作為,是得到了朝中的鼎力支持的,一點都不用擔心,朝廷不再支持他的行動了。
讀書人,素來殺人不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