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以為呢”王崇古詳細細致的闡述了自己的關于密疏的思考,試探的問道。
好人是活不長的,好人是當不了皇帝的。
“王次輔真的是,經驗豐富啊”朱翊鈞看著王崇古,心中沒由來的有了殺意。
雖然黑料是王謙的,但王謙真的不能做這些事兒。
這是張居正添加的密疏使用辦法,皇帝是個人,他不是神,非要神話皇帝,那就是要把皇帝供奉在九天之上,僭越主上威福之權。
有密疏制建立,那這句就不成立了,因為蒼生淚君王一定會知曉。
“空餉,各府州縣的六房書吏、提學司等等,干活的就那幾個人,其余人都是俸祿養閑,以蒲城為例,咱們老家的六房,一共一百四十員領俸祿,坐班的吏員就十七人,這十七個吏員看別人不點卯也能領俸,是如何感想”
“那我就不多留了,奏疏就留給元輔了。”王崇古沒有解釋,站起身來,選擇了離開。
“陛下,天子聽政,是以事行而不悖。”王崇古面色凝重的說道,他的聲音壓得很低。
圣眷這玩意兒,真的是太好用了之前王崇古被罵成了什么樣陛下一出手,王崇古被攻訐的聲勢,立刻就消停了。
王謙低聲說道“我們讓江陵公搞吏治啊,他天天給咱下套,咱們也給他下個套,爹,江陵公就是明知道是個套,他也會往里面鉆的,楊太宰那時候不是說了嗎江陵公啊,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大明當下統計還把戰座船統計在內,規模都不如永樂十八年。
王崇古這種臣子,用就得小心、警惕的用,不能一刻放松,但凡是放縱,就會招致災禍,對王崇古也是壞事,他就不是青史留芳,而是遺臭萬年了。
揣測圣意,可能是臣子這輩子最大的心病,皇帝究竟是什么意思,猜來猜去,最后猜錯,一失足成千古恨,有了這絕不公開的密疏,下情上達,就不再是阻礙了。
王崇古的制度設計里,在設計之初,只有各地巡撫、和欽定忠君體國之輩,例如侯于趙、周良寅這類人,才有資格上密疏,密匣和密疏上的火漆必須完好,否則對下追責,密疏直入御前,而不是過通政司和文淵閣。
密疏這玩意兒,是大道之行的張居正能想到的
“慎密二字,最為要緊,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可不畏乎凡有密疏,密之一字,最為切要,故此以火漆專封,以塘報送抵入京,直送御前。”王崇古詳細解釋了下密疏這個法子。
要是鬧到掐專線的地步,地方巡撫、知府就該擔心自己的腦袋了,明確規定了密疏的范圍,還要請安用這個渠道,那就別怪皇帝不客氣了。
“書信和密疏亦有不同。”王崇古詳細解釋這其中的分別,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密疏,獨立于流程之外,皇帝和地方巡撫封疆大吏的溝通渠道,它比私人信件更加正式,而且具有一定的行政效力,內容不是溝通感情,而是溝通國事。
“王次輔,你給我交給實底兒,這密疏的法子,你是不是還在用來溝通晉人”張居正左右看了看,將王崇古拉到了一邊低聲說道“可別說我張居正翻臉不認人,我這是在救你。”
朱翊鈞趕忙解釋道“啊,就是說點京師的事兒,怕戚帥擔心老家,就絮絮叨叨,朕絕沒有指揮過前線作戰,駐扎何處,如何攻打之類的,朕不通軍務,戚帥在前線的勝利,都是京營銳卒勇武,戚帥指揮有方。”
“先生,該休息了。”游七將石灰噴燈擰暗了一些,略帶幾分心虛的說道,他一個大管家管到了先生的頭上。
“還有就是有些個衙門,早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但已經設立多年,唯一的作用就是養閑人的。”
王崇古不方便把手伸的太遠,圣眷和功勞的確有王崇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