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儀官都沒什么動作,因為他們同樣非常的震驚,每天參加廷議,糾儀官們早就對各種事兒,見怪不怪了,但今天這事兒,是真的沒見過
大明神圣性是皇帝的一切詔令上承天命、下應黎民,是老天爺在人間唯一話事人,有的時候老天爺不讓做的事兒,也要人力勝天,按照大明神圣性定義,神羅皇帝更沒有神圣性了,而泰西的神圣性則是去教廷加冕,但腓特烈三世之后,就再也不去了。
萬士和看著廷臣們說道“陛下,臣以為還是一體遷徙為宜。”
萬士和俯首說道“陛下,臣看過了王次輔營造圖紙,沒有郡王以下嗎”
“太祖高皇帝當年建藩,是當初的離心力太大了,南北兩宋相繼滅亡,胡元入主中原百年,天下文脈斷絕,只能建藩分守各地,現在國朝兩百年,已無當初之憂慮,反倒是海外的總督府,需要建藩籬戍守。”朱翊鈞第一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要封藩海外,不過這就是吹吹風,離具體執行還早得很。
英格蘭根本做不到禁絕棉布入境,它沒有那個行政力量去做這件事,要禁止某項商品,需要的是龐大的水師、遍布海岸線的海防巡檢司、數以萬計浪里白條、完善的抽分稅務督餉館、清明的吏治、以及難能可貴的向心力,總之需要一個偉大的國家。
鴻臚寺這個外事部門,帝國對外顏面所在,都快成談生意的地方了,充斥著銅臭味兒,棄儒從商可是罵人的話
“不神圣之外,則是不羅馬,鴻臚寺卿跟費迪南德進行了溝通,通過翻譯泰西文牘等,可以非常明確的說,神羅和東西羅馬,沒有明確的法統繼承關系,至少現在的神羅皇帝魯道夫二世是個日耳曼人。”
“哈哈”朱翊鈞終于笑了出來,廷臣們憋得都很辛苦,陛下笑了出來,廷臣們也不憋著了,都笑了起來。
對于地方而言,遷藩是天大的好事。
陛下做生意,太特么的黑心了,報價二兩一匹,比攔路搶劫的都要霸道,僅僅松江大布40尺標布一年產量就在700萬匹左右,還有松江小布32尺窄布700萬匹,花布100余萬匹。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
“陛下,以當初皇極門、三大殿、乾清宮和坤寧宮的鼎建質量交付,今年年底之前,必然完成,路遠的藩王,可以下旨遷徙入京了,一來二去,到京城的時候,就已經可以住新家了。”王崇古對著月臺上的陛下俯首說道。
王崇古思考了片刻說道“陛下,過洋船主要是產能有限,訂單都排到萬歷十二年了。”
在大明眼中,英格蘭在泰西的生態位和倭寇一模一樣,英格蘭還不如倭國呢,至少織田信長也沒有下令,搶劫合法,搶劫有理,織田信長在倭國執行一公二民,是希望建立新的秩序,安定平民,也算是間接的減少了倭寇的肆虐,而英格蘭在鼓勵海寇劫掠。
“苛責哪來的苛責呢,這不是知道天下宗室疲憊,修十王城休養生息嗎”
“臣必不負陛下所托。”王崇古俯首說道。
朱翊鈞笑著說道“王次輔說要兩百七十萬銀,內帑暫撥三百萬銀備用吧。”
高啟愚之所以如此的尷尬,有實無名,是張居正不肯給高啟愚升官,哪怕是他冒著生命危險,出使了泰西,但張居正仍然沒有原諒高啟愚,應天府鄉試舜亦以命禹的命題,影響實在是太惡劣了,就這個少卿,還是朱翊鈞硬塞下去的。
這在大明禮部看來,這根本就是蠻族倒反天罡也好意思稱羅馬帝國
王崇古搞皇宮中軸線鼎建的時候,除了銀子什么都沒有,還是趕在了皇帝大婚頭三個月完成了鼎建大事,即便是皇帝就大婚的時候住了一天,就又搬回西苑了,但皇宮鼎建如期完成,保住了全家老小的命。
前期籌備已經在大軍凱旋之前做好了,現在就是破土動工。
要知道,當初王崇古營造皇宮中軸線的時候,是生死時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