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陛下在皇極殿大殿地基上,接見外番使者的時候,王崇古真的在跟時間賽跑,即便是皇帝屢次提出可以降低建造標準,提高速度,王崇古都保質保量的完成了皇宮中軸線的鼎建。
朱翊鈞對宗教十分十分的謹慎,他清楚的記得,王錫爵女兒搞得那個合一眾,開宮取胎,用臍帶血養顏求長生的事兒,每次聽聞,都覺得人性之惡的鴻溝無論如何都輪不到燕興樓交易行,這些個邪祟教徒根本就不是人。
地方終于不用在朝廷、藩王府之間受夾板氣。
“大宗伯,稍安勿躁,稍安勿躁。”馮保趕忙勸萬士和消消氣。
十王城的選址在北土城的旁邊,一個圍二十里的小城,只遷徙郡王及以上,郡王以下,萬歷元年,就已經讓他們自謀生路了,那時候,大明朝堂和地方的財政屬實是負擔不起了。
遷藩之事,很快就議定了流程從最遠的桂林府開始,至廣州府水路入京就是。
萬士和絕望的說道“這要是讓太后知道了,我這個大宗伯也別當了。”
建的慢了,命都沒了。
“那就不賣了,畢竟不是友邦。”朱翊鈞綜合了廷臣們的意見,廷臣們都反對,五桅過洋船又不愁銷量訂單,何必弄的費利佩二世、安東尼奧對大明心生怨懟
大明的外交政策是有明確的外交等級的,冊封藩屬國、朝貢國、遣使建交、不相往來、敵對,大明甚至不會專門向英格蘭遣使,介于遣使建交和不相往來之間,甚至某些利益還有沖突。
“苛責宗室嗎萬歷元年,宮里金花銀100萬銀第一次如數到庫,萬歷三年再漲至120萬銀,大宗尚且如此,更遑論宗室了。”朱翊鈞等張居正起來之后,看著廷臣們說道“此次廷議寂無影響,若外傳,則天下必紛起責難,不是說朕為先生文過飾非,就是說先生陰持兩端,首鼠觀禍,此事,止于文華殿了。”
“年底的話,是不是太趕了些十王城,雖然名叫十王城,可僅僅河南地面的親王、郡王遷徙入京,也是個極其龐大的規模了。”朱翊鈞眉頭一皺,決定寬限幾天。
中書舍人被小黃門給叫了回去,中書舍人心安理得繼續記錄,顯然,不能聽的秘密已經過去了。
大明大明上好的松江棉布一匹為一錢五分銀,朱翊鈞報價兩銀一匹,這種利潤,就是明搶,但索倫不得不買,商品優勢這塊大明拿捏的死死的。
“不是,這么少嗎”少司徒拿過了萬士和手里的奏疏,看了半天,才將奏疏開始傳閱,所有人都在小聲議論,議論之后,目光都若有若無的看向了張居正。
“景泰三年1452年,腓特烈三世是最后一位被羅馬教廷加冕的神羅皇帝,之后就再也沒有前往羅馬教廷加冕的神羅皇帝了。”
陛下賣的是大布,一錢五分每匹,賣到了兩銀,這天底下做生意的還有這么黑心的嗎
大明對五桅過洋船的需求是極為旺盛的,到現在也只能通過燕興樓交易行獲得分紅權,英格蘭不配得到五桅過洋船。
站著說話不腰疼
萬士和笑著說道“你看,你又急,等我把話說完啊。”
張居正思索了片刻說道“臣以為不賣的好,雖然銀子就只是銀子,沒有正義邪惡之說,但金毛番的銀子,多少有點臟。”
朱翊鈞看著萬士和問道“禮部以為呢”
萬士和內心深處由衷的升起了一個疑問,他是看著陛下長大的,陛下從小生活節儉,但從來不缺錢花,這怎么對銀子這么大的興趣,萬士和看得出來,陛下是真的很喜歡銀子,簡直是簡直了,堂堂大明皇帝,萬方之尊,天下共主,能不能稍微收斂那么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