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提高門檻,就是提高入場難度,現在交易行并不設限,最低五銀可以搶到一張認籌的船舶票證。
這個門檻,是中人之家就可以入場的,再加門檻,把中人之家攔在外面,防止這種周期性收割危害廣眾,好不容易攢了點銀子,都扔到這個投機場里,實屬不智。
一次認籌從一張,變成十張,名下票證不得低于十張,否則強制清退,這樣一來,門檻從五銀變成五十銀。
萬士和聽聞,思索了一下說道“王謙之前跟陛下說,好東西是不流通的,臣以為,連大明朝廷發行的國債這種預期收益較低的票證,都搶不到,就不要參與交易行博弈了,進來也是被收割的命。”
“五十銀的門檻,就剛剛好。”
朱翊鈞認可了提高門檻的建議,并且下章戶部,至掌交易行事王謙,戶部部議交易行設限之事。
王謙激烈反對他認為保守派也別搞什么商品經濟了,還是回家種地好了,就搞小農經濟得了,既然要做,為何還要提高門檻,這和脫褲子放屁,有什么區別
當然,王謙的反對無效,他很快由反對變成了贊同,應該提高門檻,應該設限,朝廷思考周全,陛下英明。
這種轉變的原因,也非常清晰明了,七星環首刀重出江湖了,王崇古健步如飛的要砍了王謙,追了整整三條街,比上一次還要多一條街
最終王謙差點沒跑過老邁的親爹。
王次輔家手刃逆子,和都察院御史們上街挑水,成為了京師兩大最著名的熱鬧和樂子,只要鬧起來,就是圍觀者眾。
王崇古一臉羞愧的到通和宮御書房請罪,王謙那本吊詭的奏疏,知道的人很少,只要內閣不輕易泄露出去,皇帝要做莊這件事還算是極高的機密之事,但春秋論斷,陛下一個貪財的惡名,決計是躲不過去了。
陷君于大不義,就是佞臣。
朱翊鈞稱贊了王崇古的寶刀未老,一把六斤多重的環首刀,王崇古能拿著跑三條街,不是寶刀未老是什么
朱翊鈞解釋了一下這個問題,王謙提出這個問題是皇帝必須要面對的,不能因為王謙發現這個問題,就責備他,要保證燕興樓是皇帝的燕興樓,這個莊,朱翊鈞就必須要坐,絕對影響力的使用辦法,既不能割肉,也不能維穩,那就只能周期性調整了。
王崇古再次請罪,子不教父之過,王崇古覺得自己教子無方了。
萬歷十年七月十三日,過兩天就是中元節了,這一天也是敬祖盡孝之日,一封圣旨,從內閣傳至了文淵閣,文淵閣首輔張居正、次輔王崇古、輔臣王國光、萬士和等人,對圣旨進行了議論之后,下至兵部,傳閱四方。
圣旨的內容是陳璘所請的平波靜海。
朝野一片嘩然
因為要進行如此大規模的行動,甚至可以用戰爭去形容的大事,滿朝文武居然一個人都不知道
那陳璘打著武裝巡游倭國的旗號,籌備了一個月多的行動,居然是五大市舶司駐扎水師、舊港、呂宋、琉球、長崎總督府牙兵客兵,發動的搗毀私市清剿海寇的行動
朝臣們的嘩然是必然的,因為密疏制度本身,本身就是廷臣們才知道的秘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有密疏制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