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永樂大典簡要本
永樂大典,包羅萬象,是大明最大的百科全書,這就是大明具體的、現實的認知邊界。
永樂大典這類型的書,在歷朝歷代都有修撰,這種書叫做類書,就是分門別類,對過往的資料進行整理編纂,同時訂正之前的認知錯誤,最終修撰而成。
類書這一種資料性的大型書卷,不是說修出來就是永例,世世代代都照此遵行,是需要時時增補的,比如永樂大典,在嘉靖年間曾經重新訂正過一次,南京國子監祭酒陸可教,在訂正之后,請求朝廷刊刻。
沒錢,是大明沒辦法將其大規模刊刻的原因。
張四維拿到這個活兒之后,就一直不怎么認真干,光想著朝堂狗斗,對刊刻之事并不熱衷,張四維標本化后,張居正接受了這份工作成為了總裁,用了十年時間將其付梓刊刻。
張四維哪怕是認真做點事兒,也不至于標本化了。
“陛下,臣進訂正勘誤諸詳之處,還請陛下過目。”張居正俯首說道。
“準。”朱翊鈞點頭說道。
小黃門端上來一個盤子,盤子上放著十六卷書,朱翊鈞伸手拿過了這些書卷,躍躍欲試的問道“就訂正了這么多嗎”
“這是目錄。”張居正低聲回答道。
“啊訂正勘誤的目錄啊。”朱翊鈞笑了笑,打開看了看,訂正勘誤的內容很多很多。
第一大方面,主要集中在了算學和格物,比如水的自然循環,比如大氣壓,比如壓強壓力和面積之間的關系、液壓原理、蒸汽機等等,這是大明皇家格物院的輝煌戰果。
第二大方面,主要集中在農學,在這一部分出現了大量拍馬屁的話,因為農學方面對過往農書的整理、編纂注釋,都是年輕的帝王和寶岐司諸官夜以繼日,用十余年的時間完成的。
萬歷農書那是皇帝親手寫出來的,記載了許多種新的農作物。
對永樂大典農學訂正勘誤過程中,諸學士對毛呢進行了濃墨重彩的勾勒,畜牧在現在還包括在農學的范疇之內,并沒有單獨劃分科目。
“這一部分是不是拍馬屁的話太多了些”朱翊鈞看著那些個肉麻的阿諛奉承,就是一臉的嫌棄,這么不要臉的話,他這個皇帝看了都害臊,也不知道這些個讀書人是怎么寫出來的。
“陛下,有沒有可能這不是讒言媚上臣看過了,都是信實而已。”張居正眨了眨眼說道“陛下在農學上的貢獻,大家都是非常認可的,連海總憲都認為說的并不過分,評價非常保守了。”
張居正還是把擅長罵皇帝的海瑞拉了出來,海瑞罵皇帝,那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一句嘉靖嘉靖,家家皆凈,道爺以名長生,生生世世都翻不了身。
在海瑞看來,參與訂正者,對陛下的評價是保守,非常克制,沒有夸大其詞,沒有溢美之詞,甚至不是中肯的評價。
“從萬歷初年的番薯,到玉米,再到安東尼奧獻上了新世界海量的種子,甘蔗、橡膠、棕櫚等等,寶岐司育種,農書編纂訂正,再到牧草,以及水肥的出現,這一件一件的事兒,都是臣親眼目睹,臣以為不是讒言。”張居正直接舉例。
親事農桑、而且擅長種地的皇帝,也就只有太祖高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