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大明皇帝對安東尼奧頗為青睞的緣故,安東尼奧帶來了許多的種子,這的確是投其所好的獻媚,是為了皇帝的投資。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現在安東尼奧收獲了葡王王位。
“也就是嘴上說得好聽,心里指不定怎么罵朕不務正業、喜怒無常呢。”朱翊鈞擺了擺手,繼續看著手里的訂正詳情。
朱翊鈞對文官的警惕之心從未有片刻的松懈,這就是個永遠也不可能解開的死結,都搞到刺王殺駕、大火焚宮的地步了,還要朱翊鈞如何去相信
用鮮花錦簇歌功頌德編織信息繭房,可是清流名儒們的拿手好戲。
朱翊鈞才不上當。
對永樂大典的訂正,第三個主要方面則是集中在了醫學,解刳學的迅猛發展,讓醫學變得規范了起來,許多事情都有了眉目,在這個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年代里,解刳院這種異類,的確給醫學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對于這方面,大明的士林那是一邊罵一邊又要到惠民藥局去看病,很典型的放下碗罵娘,口嫌體直。
第四個方面則是關于軍事方面的記錄,主要是對各種火炮火銃進行了詳細的記錄,比如主流的鳥銃、平夷銃、燧發火銃、騎銃、碗口銃、虎蹲炮、子母炮、大將軍炮、六斤九斤十五斤三十斤各型艦炮、戰座船、三桅馬船、五桅過洋船、快速帆船等等,都在度數旁通之下,進行了詳盡的記載。
大明對火器的器重前所未有的高,這是大明從西洋販售了大量的硝石入明,可以大規模量產火藥的結果,也是大明對火器列裝孜孜不倦追求的最大底氣。
最后一大類就是海洋相關,永樂大典是永樂五年修成,鄭和是永樂六年下的西洋,所以永樂大典上沒有過多深入的航海技術,嘉靖三十年,鄭和出使水程舊案并未找到,也沒有增補。
而萬歷年間的付梓刊刻,算是補足了這方面的缺陷,航海技術里包含了大明的天文知識,比如歲差進動等等,晦澀難懂,所以增補內容,尤其是技術相關,都是用俗文俗字,就是為了盡量表述清楚和明白,不發生歧義。
“矛盾說、公私論、生產圖說、階級論、天擇人擇優勝劣汰論呢”朱翊鈞翻看著奏疏,還有缺失,政經大思辨的產物,居然都不在永樂會典的訂正目錄之中。
蒸汽機這類的工學的機械是保密的,所以永樂大典不詳載,這是朱翊鈞要求的。
專利技術要逐步的放開,眼下單匹的價格還是太貴了,處于大力出奇跡的階段,還沒有到商用的地步。
張居正趕忙說道“額,陛下,這些已經刊行天下了,而且,這些放入大明會典更加合適。”
“朕以為額外補入永樂大典為宜。”朱翊鈞還是有些執拗,一心要把這些政經類的放到永樂大典之中。
其實這類的政經思辨更適合載入大明會典之中,大明會典是法典,永樂大典是類書。
“臣愚鈍。”張居正不理解為何陛下如此堅持。
“因為它叫永樂大典,先生,永樂,祖宗成法。”朱翊鈞給出了關鍵字。
其實目的很簡單,請祖宗幫忙背書,至于朱棣同不同意這個問題,等到年終太廟祭祀的時候,朱翊鈞再問問就是,朱棣答應沒答應,解釋權在大明皇帝的手里。不說話就當是默認了。
張居正思索了片刻說道“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