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高壓鍋就很簡單了,水和米按著比例一放,用火柴點燃刨花、細木條等引火之物,然后用蒲扇拼命的煽風,等到蜂窩煤紅了就可以開始做飯了,等到高壓鍋開始尖嘯就拿到一邊去自然泄壓,開始炒菜做飯。
高壓鍋的出現,主要是解刳院用來給各種刀具消毒使用,后來才被應用到了烹飪之上。
“沒有推廣。”汪道昆低聲說道“工部忙著御制銀幣的事兒,就沒顧得上。”
皇帝的政策是沒問題的,不是一拍腦子就決定的,大明皇帝推廣的高壓鍋主要是商用,給那些挑著貨擔在朝陽門外的四處售賣午飯的販夫走卒,他們才是目標群體,而不是家用。
販夫走卒一鍋飯蒸不好,數日辛苦就賠進去了。
這是陛下在朝陽門五鳳樓看到的景象,適用于幾乎所有食品行業,高壓鍋可以更快的將飯做熟。
一口鍋也挺貴的,要一兩銀子,但是能用十幾年的時間,其實仔細算算是很值得的。
“慢慢來不急。”朱翊鈞也沒有過分的催促,御制銀幣的壓力大,朱翊鈞也是很清楚的,御制銀幣沒弄好,工部賣再多的鍋也是白費功夫。
萬歷十一年七月初的這次廷議,就是工部尚書汪道昆的壓力會,汪道昆的壓力真的是太大了。
廷議頗為漫長,朱翊鈞臨近中午的時候,才結束了今日的廷議,下午他去了北大營操閱軍馬,酷熱的天氣讓操閱軍馬的確非常的辛苦,不過也還好,朱翊鈞已經習慣了。
“馬匹在漫步的時候,當然可以坐在上面,因為并不會太顛簸,但是,當馬開始跑起來的時候,就要半蹲起來,用小腿和膝蓋夾住馬鞍,保持身體的穩定。”朱翊鈞正在糾正新兵的騎馬姿勢。
如果馬匹快速跑起來,不是半蹲,很容易傷到鈴鐺,進而生不出孩子。
比如泥馬渡江的趙構,就很有可能是在騎馬南下的時候,一個沒注意,傷到了,趙構泥馬渡江前有孩子,后來趙構就再也沒有孩子了。
騎馬是個體力活兒,腳半踩馬鐙、小腿夾住鞍具、半蹲在馬背上,所以站樁就是蹲馬步,而且作戰的時候,甲胄加上武器最起碼要三十斤了,穿戴整齊別說上馬作戰了,就是站樁,沒有經過訓練的人,立刻大腿抽筋。
髀肉復生,這個成語就是說長期騎馬作戰,讓大腿內側都是肌肉,沒有肥肉,復生就是大腿又長出了肥肉來,劉備說這個詞的意思是沉浸于安樂的日子太久了,忘記了自己再興漢室的初心。
“有一種馬,它順拐,也就是走馬,走馬跑起來更快,而且更加平穩。”朱翊鈞和新兵們說著話。
順拐的馬是良駒,朱翊鈞的馬都是順拐,因為更加平穩,比如馬踏飛燕就是走馬,比如唐太宗的昭陵六駿特勤驃也是走馬。
大明京營銳卒們都認識皇帝陛下,畢竟活著的皇帝,許多進士一輩子也只能在殿試的時候見一次,而京營銳卒天天能看到皇帝,不僅能見,還能看到陛下汗流浹背的樣子。
這么熱的天,陛下和軍兵們一起訓練。
“爽”朱翊鈞走進了北土城的武英樓,在汗落下,心跳不再快速跳動,才拿起了冰鎮過的大碗涼茶,狠狠的灌了一碗,渾身通透。
“陛下,其實這么熱的天,可以稍微歇一歇,陛下歇一歇,軍兵們也能歇一歇。”劉顯俯首說道。
劉顯從四川入京后就開始養老生活,他歲數大了,都已經快要老眼昏花的地步了,但眼昏心不瞎,作為講武學堂的祭酒,劉顯和馬芳差不多歲數,都到了養老的年紀,他們決定勸一勸皇帝,這么熱的天,完全可以稍微歇一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