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樓是相對于小花樓而言,大花樓的結構更加復雜,一共由64個部件上千個構件拼裝組成,在牽線結構、裝造方法、提花操作及適應生產的品種等方面,各有不同,大花樓提花織機纖線較多,適合織更大、花紋更加繁瑣的織物。
這是一種技術的進步,同樣大花樓織機,也是全世界范圍內,機型最龐大、結構最巧妙的機械,可以滿足了整幅妝花織料的織造要求。
如此復雜的器械,即便是按圖索驥,也很難去仿造。
朱翊鈞仔細研究了下這個大型的機械,他看不太明白,但沒關系,工部已經做出了樣機,到了廷議之后,演示一下就很容易理解了。
“此物極好,一年能做幾臺產量如何織布幾匹”朱翊鈞詳細詢問了起來,東西是好東西不能規模生產都是白瞎,好在這個樓車是全木質結構,量產沒有想象的那么困難,而且織布的效率相比較之前有了極大的提升,而且花紋可以更大更多樣。
機杼聲聲勞作忙,經緯縱橫織華章,這臺提花織機,也是大明手工紡織業縱向規模和橫向規模的體現,是大明商品優勢的一部分。
大花樓提花織機現在還只用在絲綢之上,至于棉布,還享受不了這等機械去織造。
大司徒和少司徒兩個人看著那織機圖,溝通了很久,張學顏看著汪道昆問道“那豈不是說明年賣給泰西的絲綢價格會更高流入的白銀會更多泰西的大帆船攜帶白銀是有數的,可是咱們大明遠洋商船攜帶貨物,可是我們自己決定。”
“好像是這樣的”汪道昆一愣,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嗎本來想著獻個祥瑞,換取圣眷,結果可到好,圣眷的確換到了,壓力同樣也增大了。
“可以不帶過去。”朱翊鈞笑著說道“大司空壓力不要那么大。”
壓力山大的工部尚書。
技術進步是值得鼓勵的,即便是不帶到海外流入更多的白銀,也是大有用處,比如最近用于官船的團龍旗,就可以用大花樓去織造,等到洋人見到了大幅精美圖案的時候,就會迫不及待的想到得到它了。
汪道昆其實知道皇帝在寬慰他,大明的遠洋商舶是以利潤為主導的,或者更加直白的講,是唯利是圖的。
如此高附加值的貨物,無論如何都會被帶往泰西,而后帶回更多的白銀,歷史也無數次證明了,即便是有禁令,也會這么做,更何況沒有禁令呢
更多貨物的主張遇到了貨幣不足,就會出現這樣的問題,無論做什么都能感受到掣肘的力量。
戶部尚書張學顏其實和皇帝聊過很多次鈔法的推行,大明的銀幣哪怕有出海的禁令,而且還有超過50的利得稅,但銀幣還是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流向海外。
大明越是開海,御制銀幣的流失就越嚴重,這是不可避免會發生的,戶部弄出了海外通行寶鈔作為護城河,截水壩,但依舊會如此。
更多的貨物和更多的貨幣這兩種主張,的確是矛盾,甚至是水火不容的,但也要兩手都要抓,所以,鈔法是日后的必然。
“朕記得讓工部推廣了皇家格物院搗鼓出來的高壓鍋,推廣的如何了”朱翊鈞詢問起了高壓鍋。
大明鍋爐的高壓鍋爐,是用銅密封,利用銅的延展性,擰緊螺栓后,就不會漏氣,再加上安全閥和泄壓閥,高壓鍋爐已經很久很久沒有炸過了。
而高壓鍋,則是用密封圈密封,也就是橡膠條,主要是為了方便做飯。
大明的蒸米飯就兩種辦法,一種是甑子飯,就是先煮后蒸,比較麻煩,耗時較長,這種米飯動輒半個時辰才能弄好,而另一方式則是頂鍋飯,就是直接水和米一起煮,往往底部已經糊鍋巴,上面還有很多的夾生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