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田市搖頭說道:“沒有,甚至都沒有去查,兄長說,這個時候去查,反而人人自危,還不如不查,此時不查,隨著時間流逝,一切的證據都會消失,到那時,想查也查不到了。”
被刺殺了卻不能查,只能這么糊里糊涂的息事寧人。
萬歷元年的刺王殺駕,張居正對皇帝說:臣無能,那是張居正第一次在皇帝面前說出了無能這兩個字,張居正和稀泥選擇了息事寧人,朱翊鈞選擇了認可張居正用刺王殺駕案交換政治利益,換到了楊博支持考成法,換到了楊博致仕,換到了吏部尚書的位置。
若非張四維膽大包天,大火焚宮,搞得晉黨內部都對張四維愈加不滿,甚至王謙也被迫買兇殺人,刺王殺駕案,朱翊鈞只能等到張居正死后,再做計較,畢竟是張居正出面處置了。
織田信長此時面對的局面,和萬歷元年朱翊鈞面對的局面是相同的。
但那時候大明皇帝有鐵三角,李太后、馮保和張居正聯手保護,織田信長則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一個,誰都無法相信了,只能讓妹妹前往大明,一個長相漂亮的女人,泛舟渡海前往大明。
“這次的火器和火藥,沒有織田信長的配額。”徐渭看著織田市告訴了她一個噩耗,為了平衡雙方的實力,這次的火器火藥,沒有織田信長的份兒。
織田市對這個事不是很在意,她搖頭說道:“兄長早有預料,臨行前,兄長對我說:大明需要的是白銀,而毛利輝元掌控著倭國最大的銀山,石見銀山,大明有傾向也是正常,不必過分糾纏。”
“我相信我的兄長!他們組建了三次包圍網,都無法奈何兄長,這一次也不例外!”
織田市對他哥哥是否能夠取勝,很有信心,前三次他們都失敗了,這一次也必然失敗,不過是成為天下人,必然要經歷的些許風霜罷了。
“很好,那你準備好,隨大明運銀的船前往大明吧。”徐渭點頭,他沒有和織田市多談,這一次,徐渭不看好織田信長能夠再次掙脫包圍網。
人心散了,隊伍就沒法帶了,朱紈自殺、張經、李天寵死于構陷,整個東南人心思動、人心啟疑,那是大明最危險的時候,也是倭患能夠逞兇的原因,人心都散了,怎么平倭抗倭?
胡宗憲平倭蕩寇是盡心盡力的,而且涌現了一大批忠良,才終究是把局面穩定住了。
在織田市沒有出發的時候,一則戰報傳到了長崎總督府,毛利輝元的水師戰勝了織田家的水師,伊勢、志摩兩令制國國主,三萬五千石大名九鬼嘉隆,不敵村上武吉,大敗而歸,大阪灣的制海權落入了毛利家。
本就人心惶惶的局面下,如此大敗,必定造成更嚴重的士氣低迷,絕無可能是誘敵深入之策。
織田信長必須要更快的解決自己安全問題,否則就是龍困淺灘,所以他寫信給了織田市,催促織田市趕快出發前往大明。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