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聲音更低的說道:“四百萬石。”
“嚯!”朱翊鈞一個戰術后仰,他左右看了看,發現中書舍人已經去上廁所了,立刻說道:“這可是四百萬石啊!”
誰能解決糧食千里運輸損耗過大的困局,誰就能成為大明皇帝!
朱元璋當初給地方留存五成稅賦,就是因為錢糧起運京師,路上的消耗實在是太大了,用的時候,再從京堂起運到地方,又是一次消耗,朱元璋給地方留一半,用的時候,再從府庫里調派,結果就是,府庫里空空如也。
朝廷沒有,府庫也沒有。
大明850萬頃地,養1.2億人丁,其實并不是很困難,可是糧食在路上運輸,那是一個系統工程的問題,王國光曾經核算過,在大明沒有漕糧海運的時候,大明朝廷得到一石米,總共要消耗掉三石到四石的米去運輸,這就是南糧北運的困局。
在大明完成漕糧海運之后,這筆天文數字一樣的運費終于從三到四石降低了半石左右。
“也就是說,從松江府起運入京的糧食,其實都是安南的糧食?!”朱翊鈞立刻察覺到了其中的要素!
怪不得這兩年海運漕糧,也沒有人指指點點了,甚至大家都對此一言不發,感情在這里等著的!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
什么叫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就是。
朱翊鈞終于明白了為何以前打破頭的海運漕糧,現在如此的平靜,大家都選擇性的忽視了漕糧海運這件事,感情代價完全轉移到了安南去了!
“這不是漢地不好征稅,催征又偏累小民,陸運又過于昂貴,這個,百官也是為了百姓們能喘口氣嘛,每年押解糧食,哪怕是到松江府也是不小的消耗,而且勞役啊,征勞役對于百官而言,都是一個頭疼的問題。”張居正為百官們回護了幾句,賬目上不會有任何的問題。
不用付出昂貴的運費運送到松江府起運了,也不用跟抓壯丁一樣的征發勞役押解糧食了,征發勞役對于任何地方衙門而言,都是比催征都要頭疼的地方矛盾。
胡元就是征發勞役修黃河大堤,搞得天下沸反,催征已經很要命了,還要征勞役,地方衙門也為難。
具體操作流程朱翊鈞都想到了,發空包到松江府,其實是拉了銀子買的糧食,這是順帶手的事兒,松江府是九省通衢之地,百貨到松江府集散,銀子也會在松江府聚集,整個大明,松江府是白銀堰塞最嚴重的地方。
把買來的海糧充當漕糧,然后放入松江庫,等待起運入京,這樣一來,不用征發勞役,還能收一筆四差銀,再加上路上減少的消耗,府庫就會充盈。
“怪不得王家屏入京,拼了命的活動,甚至都求到了王崇古的門前,請求在廣州府設立會同館驛,感情在這里等著朕啊!”朱翊鈞立刻就想到了王家屏的異常舉動。
王家屏除了去解刳院看完了老朋友范應期之外,最異常的舉動就是去王崇古門前磕頭,作為葛守禮的學生,王家屏逢年過節都不給王崇古送賀表的,連個問候都沒有,跑到王崇古門前求告,還去了兩次。
可見,是真的為了方便。
“咳咳,王次輔被王家屏給擺了一道,次輔現在醉心于大工鼎建,現在整日里看不到人,不是在西山煤局,就是在京開馳道上,王次輔應當是不清楚王家屏所有目的的,但是確實應該設立,怎么說也得打一棍子,給一個甜棗。”張居正低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