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這滇南迤西,改土歸流,文教敷洽,至今已二百余年矣,云貴自此入四方腹地,再無分離之景象,乃大漢盛唐所不及,何也?”
“蓋……”
“停!黎特使,你是泰西人,能不能不要這么文縐縐的?張口閉口都是文言,你是要考科舉嗎!你覺得你一個泰西人,這么咬文嚼字合適嗎?”朱翊鈞打斷了黎牙實的喋喋不休,這家伙在大明時間久了,都用上文言文了,還挺有章法,大明這點好東西,都讓這個紅毛番給學會了。
用文言文拍馬屁,那可是大明文人的核心技能,都被黎牙實給學了去!
黎牙實笑著搖頭說道:“臣這個歲數還是算了,當個通事已然心滿意足了。”
“黎特使今年有五十嗎?看起來還很年輕嘛,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朱翊鈞打量了下黎牙實的樣子,笑著說道。
“臣再有一百二十八個月就五十了…”黎牙實一臉黑線!他就是長得有點著急,他才三十九歲!什么話,什么叫五十了?!長得著急是他的錯嗎?他十年前就長這個樣子了!
“三十九啊。”朱翊鈞從馮保輕微點頭中知道,黎牙實沒有欺君,他真的三十九。
“大明遠邁漢唐,現在談,還不合適。”朱翊鈞看向了堪輿圖說道:“朕都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重開西域,如此妄自尊大,還是為時過早了。”
黎牙實非常肯定的說道:“陛下此言差矣,前段時間,新設的甘肅新省,第三次征召士大夫前往,應者如云,看起來到那邊是去吃苦,但同樣也是立功,在甘肅升轉比別的地方快,而且有功勞可以拿,前兩次征召的士大夫,只有因為傷病不甘心的離開,未有餒弱之徒逃回腹地。”
“這就是人心所向,重開西域,不遠了。”
“這倒也是,大明的儒生這次倒是讓朕刮目相看了。”朱翊鈞由衷的說道。
大明的賤儒們遇到點困難就哭爹喊娘,跑去綏遠這個腹心之地當官,都不樂意,一副要了命的樣子,不過這次前往甘肅,倒是讓朱翊鈞極為意外,倒是沒有那么多的噪音。
也沒人嫌棄嘉峪關是個戈壁灘上的破敗城池,更沒有人認為自己是個奴隸,被皇帝賣到了、流放到了甘肅,也沒有大喊著我出賣了自己的自由和靈魂,就是為了升轉的契機。
一旦重開西域,那就是潑天之功。
大明重開西域從洪武年間談到了萬歷年間,始終未能如愿,這么一個青史留名,在歷史的風口浪尖上揮斥方遒的機會,儒生們發揮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做事。
黎牙實非常確信的說道:“陛下,大明王化滇南迤西兩百年,是極為成功的,為什么在云南這個地方,大明做的比漢唐還要好呢?其實上采用了封建制,下采用了郡縣制的良規,有封建則德厚,有郡縣則制度優越,上下古今,俯仰千年,德倫美制兼盡,功德盛隆,誠自生民以來之圣之所未有也!”
“皆仰圣君仁天子在朝方……”
“停,你再這樣,朕把你扔到午門外打廷杖了。”朱翊鈞示意黎牙實收收味兒,實在是太沖了,黎牙實不覺得尷尬,朱翊鈞這個被夸得人還覺得尬到能扣出通和宮來了,主要是黎牙實頂著一個紅毛番的臉,咬文嚼字的樣子,實在是不倫不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