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伯辦的,現在是少宗伯沈鯉在負責。”馮保看了一眼,笑著說道:“少宗伯是骨鯁之臣,他對每一篇、每一人都做了詳細的了解后,才會進行登刊,戚帥每期都會看,從無差錯,是信實的文章。”
“與其說是雜報,不如說是在修史,極其嚴謹。”
“官報?”朱翊鈞笑著說道:“禮部做得很好,加賜少宗伯一件鶴氅,加太子少保兼禮部尚書吧。”
萬士和入閣后,禮部部事部分轉交給了沈鯉,而禮部右侍郎陳學會主抓外交,整個禮部沒有成為賤儒的聚集地,高舉著禮法阻攔皇帝革故鼎新,和萬士和、沈鯉、陳學會等一批擅長變通的儒學士,有很大關系。
這次算是給沈鯉升了官,但仍然是少宗伯,禮部出了問題,還是萬士和兜著。
萬士和很早之前就開始以朝廷的名義組建除邸報之外的官報,和民間雜報不同的是,這些官報作為權威報刊,并不是賤儒的喉舌,是要完全踐行行之者一,信實而已,任何信息源都要得到確認,才能登刊。
官報和雜報形成了兩個陣營,在風力輿論的戰場上角力。
輿論的高地,伱不去占領他,敵人就會占領。
而這一期的正德雜報,講述的正是石茂華的故事,因為石茂華在陜西的功勞極大,人們只記住了他拒虜的功勞,不記得他在東南揚州府平倭之事了,而沈鯉將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補全了。
這里面就有個細節,石茂華在揚州府訓練軍兵,和軍兵同吃同住同行,為袍澤,是上了戰場能把后背交給對方的袍澤,這也是石茂華能在揚州抗倭戰而勝之的原因。
而此時正在回京路上的石茂華,對隨扈的大醫官龐憲非常不滿!
大醫官龐憲是李時珍的弟子,石茂華自從去年年底上奏稱病請求致仕后,龐憲就到了陜西,為石茂華診治。
“你這廝好生可惡,我看份塘報也不行嗎?”石茂華精神看起來非常不錯,都能拍桌子了,和朝廷以為的風燭殘年并不完全相符。
龐憲笑著說道:“潘總督過目就是,石總督安安穩穩回京就是,這眼看著就要到歸化城,歸化城通了馳道,我們回京就快了。”
“當真就一點不給看?”石茂華重重的嘆了口氣,無奈的問道。
龐憲點頭說道:“有旨意。”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