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就從來沒給凌云翼開過任何的收據,就是用腳后跟想,也可能授人以柄。
但李杜才信了,而且深信不疑,不用掮客騙他,他自己會騙自己。
“說句難聽的,王次輔的兒子,不是你用銀子就能見到的。”凌云翼滿是戲謔的說道:“你還不配。”
王謙的確是個紈绔,但也是正經的正四品大員,能在大宴賜席時。有一席之地,可以坐下吃飯的人,李杜才一個縣薄,就是耗盡家財,也見不到王謙。
掮客,一種古老的職業,主要就是行騙,騙吃騙喝,反倒其次,騙錢騙人,才是目的,打著各位明公的旗號招搖撞騙。
事情到這里,就清晰了起來,李杜才覺得自己朝里有人,才敢如此大膽,但其實背后壓根沒人。
根據李杜才的交代,他三年前入京,在太白樓認識了一名娼妓,這娼妓引薦了一人給李杜才認識,這人自稱是王謙外室的女子趙氏,趙氏拿了100兩銀子后,引薦了王謙給李杜才認識。
二人可謂是一見如故,相見恨晚,沒過兩三天就混熟悉了,過了幾天就成了知心好友,很快,王大公子就開始索賄。
而且這還不是一桿子買賣,李杜才和王謙長期保持書信往來,并且每年輸賄,少則百兩,多則千兩。
李杜才不敢忤逆,但行事越發的囂張,按照李杜才提供的書信收據等物,李祐恭看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王大公子。
王大公子在書信里承諾,放心大膽的干,出了事我兜著!
殺害朝廷命官這種天大的事兒,別說王謙了,就是王崇古也兜不住。
當初長城鼎建大案爆發以來,朝廷委派了李樂前往調查,王崇古的反應是收買,而不是殺人。
殺人就是激化矛盾,就是魚死網破,連個帶罪立功的機會都不可能有,王崇古很清楚,殺害朝廷命官的惡劣影響。
可以殺,只要你能扛得住追責就行了,曹操把漢獻帝的伏皇后都殺了,不也沒事嗎?
李杜才顯然沒抗住朝廷的追責,別說朝廷了,就連凌云翼的追責,李杜才都扛不住。
“李杜才得帶回京師,因為出現了新的情況,雖然九成九是被騙了,但還是要進行一番調查。”李佑恭略有些為難的看向了凌云翼,詢問凌云翼的意見。
凌云翼眉頭緊蹙的問道:“如果不是王謙的話,李杜才會如何處置?”
“他會活很久吧,畢竟解刳院里的標本也不算充裕要省著點用。”李佑恭有些不確信的說道:“這可是無比珍貴的耗材,解刳院一年都收不到幾個標本,但凡是有點成果,還要被朝官們指著鼻子罵不人道。”
解刳院的大醫官們在重重阻力之下負重前行,醫學進步的過程中的阻力,都被陛下硬生生的扛了下來。
都覺得給申時行加的擔子重,但誰想過,陛下身上的擔子,又何嘗輕呢?大明再次偉大的重擔,陛下一力肩負。
正月初一,朱翊鈞在太廟祭祖,進行了述職報告,每年一次,從無斷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