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好奇的問道:“不是三十二匹馬力嗎?”
“陛下,需要一些冗余,來容錯。”朱載堉簡明扼要的說明了理由,他沒有扯那么多工程實踐的誤差之類的套話,而是直截了當,就是瞞報了一些,防止出現什么幺蛾子的事兒。
大明各馳道的工期,也表現了這種冗余,五龍馳道、綏遠馳道、京開、津密馳道,不同程度上存在這種冗余。
因為皇帝的存在就必須保守。
在皇帝面前的承諾都是軍令狀,胡亂許諾,完不成就是欺君,所以只能往少了報,一如當初的軋印銀幣的產能,明明能到三百萬銀,非要說只有二百五十萬銀,就是為了有冗余,有容錯。
欺君就是欺天。
“很好,那么皇叔在奏疏里說,你們最近在研究蘋果熟了,為什么會落到地上這個課題嗎?”朱翊鈞搓著手說道:“因為什么啊。”
“臣不知道。”朱載堉搖頭說道:“五經博士還沒想明白,為什么明明是個球,人卻沒有掉下去的問題。”
這是一個在驗證了地球是個球之后,必須要面臨的問題,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上下是不同的,但都沒有掉出去,這個問題,是必須要研究清楚的。
但朱載堉很明確的告訴了皇帝,沒研究出來,果子熟了,為什么落在地上,地球上的萬物為什么沒有掉下去,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極為深奧。
“但是我們研究了一些其他的問題,還請陛下移步一觀。”朱載堉將皇帝帶到了視線良好的藏經樓里,這才將黃子復推到了最前面說道:“陛下,黃博士具體負責此事。”
“臣略有所得。”黃子復趕忙說道。
剛領了一等功賞牌的黃子復,根本沒有時間沉迷于過去的輝煌,而是選擇了立刻上路,將自己另外一個課題完全研究清楚后,奏聞陛下。
“開始吧。”朱翊鈞坐到了長椅上,一伸手,示意黃子復可以開始他的論文答辯了。
“陛下請看,這是一個拋物線形狀的鋼架軌道,我們將一個小球從左邊放落,它會快速下降到最底部,而后再上升到右邊,幾乎等同高度。”黃子復讓人抬來了模型,這個模型上面帶著水平尺,前面的玻璃上帶著刻度線。
黃子復用羊毛巾擦拭了下鋼軌和小球,水平放落了鋼制小球,小球在拋物線一樣的鋼架上滾動著。
“整個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事兒,它的高度在一點點的降低,直到停在最底下,速度的拜變化也很奇怪。”黃子復解釋著刻度線玻璃板的作用,更加直觀的發現,小球高度的逐漸降低,直到完全停止。
“有趣。”朱翊鈞眼前一亮,心中已然有了一些答案,他知道黃子復要講什么了。
“陛下,臣在想,它為什么會停下來。”黃子復簡單的介紹了下自己為何會好奇這種事,為何要設計這么一個實驗。
其實最開始黃子復研究的是發條和時鐘,機械是他最擅長的事兒,發條、擺鐘、都無法永遠的工作下去,需要提供一個額外的力。
黃子復其實想搞個永動機出來。
“為什么呢?”朱翊鈞是個合格的觀眾,該配合表演的時候,不會選擇視而不見。
“因為有阻力,這個阻力就是空氣,也是鋼軌上的阻力。”黃子復讓人抬出了一個另外一個長桌,上面是一個斜坡,而實驗的物體,也從鋼制小球,變成了各種奇形怪狀的物體,導軌也從鋼軌,變成了各種各樣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