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會從天空落下、風沙也是如此;箭矢激射劃出弧線、炮彈也是如此;可人們對這些耳聞目睹的現象已經習以為常,從未深究過其中的奧妙。”朱翊鈞看著朱載堉笑著說道:“皇家格物院,沒有辜負朕設立之初的期望。”
“朕非常欣慰。”
“那么,皇叔,格物院真的不缺錢嗎?”
“不缺,又有一筆銀子到了。”朱載堉頗為確切地說道,去年蒸汽機生產的分成還沒花完,今年的又到了,花不完,根本花不完,五經博士們已經在很努力的花錢了。
五經博士的規模還是太小了些,哪一天,大明遍地都是格物博士,朱載堉都無法想象那是何等的盛況。
朱翊鈞在格物院逗留了很久,黃子復展示他的發現,并不是這次皇家格物院請皇帝大駕的原因,蒸汽機才是。
相比較抽象的理論,更加具體的現實,才能更加現實的表現出他們的作用,黃子復當眾拒絕一等功賞牌,是希望格物院能得到更多的認可,相比較盤大根深的儒家,格物院的影響力還是太小了些。
朱載堉帶著皇帝陛下,詳細的介紹了三十六匹馬力蒸汽機的種種具體的改良,比之十八匹馬力的鐵馬,三十六匹馬力的蒸汽機,體積變得更小了一些,從半間房變成了一張大長桌的大小。
小型化、標準化、規模化,是大明皇帝對蒸汽機的三個要求,而皇家格物院正在踐履之實的完成皇帝陛下的要求。
這里面值得注意的改進是,改良過的鍋爐,里面多了很多的熱腔道,鍋爐變成了蜂窩煤式的結構。
這讓煤炭燃燒的熱量,更加均勻的遍布于鍋爐,蒸汽產生的速度更快,而且隨著氣密性的增加,鍋爐的氣壓,開始增大。
“或許從一開始,臣蒸汽輪機的路就走錯了,就應該從普通的往復式蒸汽機,到高壓往復式蒸汽機,這樣蒸汽輪機所需要的高壓才能實現。”朱載堉為了蒸汽輪機已經辛苦了七年之久,在往復式蒸汽機不斷發展的情況下,他才絕望的發現,此路不通。
探索人類認知邊界,總是伴隨著這樣的痛苦,你不知道前路在何方,更不知道自己的路,是否正確,會不會窮經皓首的一生,都浪費在路途之上。
“先生告訴朕,不要氣餒,不要失望,努力之后并沒有收獲,這的確非常的殘忍,但還是要走下去,不因為失敗而懊惱,才是士人的毅。”朱翊鈞笑呵呵的說道:“而且,皇叔,蒸汽輪機的研發,真的一無所獲嗎?”
“朕面前這臺三十六匹馬力的蒸汽機,所用的更高溫度、更高壓力的鍋爐,不就是邁向蒸汽輪機成功的一小步嗎?”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朱翊鈞勉勵朱載堉,不是此路不通,是此路此刻不通,何必焦慮?今日無法實現,日后有一天,格物院的五經博士們,終究會實現它。
朱翊鈞詢問了三十六匹鐵馬的量產問題,液壓軋印機的產能等等關鍵問題后,又大手一揮,恩賞了一番五經博士們,才意猶未盡的離開了格物院。
皇家格物院是皇帝親手搭建的舞臺,甚至臺柱子都是朱翊鈞命人去鄭王府請來的,朱翊鈞真的很喜歡這里,但是又不能久留,還有國事在等待著他。
張居正、王崇古二人一起到了通和宮御書房,上了一道奏疏,歸納而言,就一句話:遽危社稷,言之不勝心悸。
在張居正和王崇古看來,這次皇后生產遭遇到的危機,就是危及江山社稷的大事。
還真不是張居正危言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