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老爺子棍下留人!”閻士選見這么打下去,怕是要出人命官司,作為一方父母官,這沒看見也就罷了,看見了自然要開口說話。
曲鶴行一聽這聲音,眉頭一皺,又趕忙舒展開來,滿臉笑意的說道:“原來是閻青天當面,見過閻青天,閻青天又巡街呢?”
巡街,就是閻士選面對有人庇佑的海龍幫做出的應對之法,六房書吏,每六天輪換一次,帶著班頭捕快,在街上巡街,還有上海縣巡檢帶著弓兵招搖過市,但凡斗毆,就會被拿下過堂,閻士選本人也會巡街。
海龍幫的大當家海老四,總是喝大了對人說:這閻士選比他更像大當家!就管兩件事,這也管,那也管。
閻士選左右看了一圈,負手而立,平靜的說道:“這可不能鬧出命案來,這腿都快打斷了,鬧的這么兇,還以為這曲家灣就真的是曲家的,而不是大明地界呢。”
“閻青天說笑了,說笑了!這就散了,不會鬧出人命,不會鬧出人命的!”曲鶴行的態度,甚至有些諂媚,話音剛落,曲鶴行就帶著家丁,把曲家大少給抬走了。
李佑恭看了出來,閻士選在上海縣這地界,可不像他說的那么可憐兮兮。
姚光啟很快就到了,閻士選設宴款待,帶著自己的師爺,完成了交接,去了杭州府,李佑恭并沒有離去,而是在上海縣又逗留了數日,一直到三月初,才回到了京城復命。
“閻士選在松江府辦了不少的案子,臣把這些卷宗都帶回來了,整理成冊后,其實可以刊印給大明赴任地方的官僚們,至少面對這些事兒的時候,也不至于兩眼一抹黑。”李佑恭將他整理好的卷宗呈送了御前。
卷宗很多,李佑恭寫了進《上海縣衙集簿》表,詳細的敘述了這本書的構成和內容。
“你叫這個名字,那這本書沒人愿意看,這樣,改名叫:《官場紀實:從入門到權傾一方》,你這樣改名,咱大明的官僚們還不趨之若鶩?不得人手一本?”朱翊鈞看完了進表,對內容沒有什么不滿,但對題目不認可。
《上海縣衙集簿》這名字多少有點寡淡了。
“矛盾說是不是更符合這個名字?”李佑恭覺得這個名字,矛盾說才更加貼切。
朱翊鈞思考了下說道:“矛盾說道理多于實踐,而這本則是實踐多于道理。”
矛盾說是綱常,這是案例集簿,性質不同。
“臣遵旨。”李佑恭沉默了下,選擇了順從,陛下這個名字看起來更有沖擊力,有趣的是,陛下起的這個名字,并不是掛羊頭賣狗肉,而是非常貼合內容,真的很貼切。
閻士選真的做到了權傾一方,曲鶴行從嘉靖年間活到了萬歷十二年,什么大風大浪都經歷過了,這個閻士選真的不好對付。
《集簿》是一種從漢代就存在的文體,就是將縣衙和府衙、朝廷來往的公文,整理成冊,用于修縣志用的,李佑恭將這些公文,進行了分門別類的整理。
“這個案子,有點意思啊。”朱翊鈞翻動著這集簿的目錄,忽然定睛一看,從厚重的卷宗里抽出一卷來,細細的看了起來。
“陛下真的是慧眼如炬,就是這個案子之后,閻士選才成了青天大老爺,上海縣地界的勢要豪右多少有點怕閻士選了。”李佑恭十分確信的說道。
邱云娘案,一枚銅板,十五條人命。
邱云娘本姓云,打小被賣到了人牙子手里,人牙子養了兩年,發現這云娘長歪了,就發賣到了邱家做了童養媳,自此以后,就改名為邱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