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認可了林輔成、李贄的多篇社論,大明失去了靈魂、權力對人的異化、宗教對人的異化、異化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逍遙逸聞的火力全開,但是跟隨著林輔成和李贄討論的人,少之又少。
一方面是這些基于實踐和深入的觀察,對于筆正們而言,很難說出什么所以然來,因為多數的筆正,都不具備踐履之實的能力,平日里都是人云亦云。
而另一方面,這些討論過于深入,跟著起哄,很容易招致斧鉞加身。
各大雜報都不說話,但比較保守的大臣,連續上奏,要制止這種大逆不道的討論。
即便是修改過的權力異化第二篇里,一個字都沒有提到世宗皇帝和先帝,但是人們總是能夠自然而然的聯想,因為世宗皇帝的為所欲為和先帝的想當然耳,并沒有過去多久,這是一種含沙射影的指桑罵槐。
甚至是驚動了講武學堂里的兩位守舊派,講武學堂祭酒劉顯和石茂華,這二位一個來自四川,一個來自陜西,都是久經沙場之輩,石茂華在入京的時候,就批評過京師的風氣過于大膽,當幾篇社論登刊發報之后,二位立刻上了奏疏,表達了自己的反對。
“陛下,林輔成和李贄,是陛下庇佑,二人過往有什么大膽至極的言論,臣等,權當是陛下授意,就視而不見了,但是如此胡言亂語,顛覆社稷的狂妄之言,理當嚴懲!否則日后,這幫讀書人,就會有樣學樣。”
“當初楊廷和、楊慎胡說什么國朝養士一百五十載,仗義死節就在今日!遺禍無窮!”石茂華極為激動的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石茂華在提醒英明的陛下,任由這種不正之風蔓延,從含沙射影到指責先帝、世宗皇帝,慢慢就會變成質疑陛下,進而破壞新政、顛覆大明。
大明是陛下的天下,不是楊廷和父子的天下,更不是筆桿子的天下,他們不用對歷史負責,而陛下要對歷史負責。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朱翊鈞示意二位坐下說話,不必過分擔憂和緊張,而后拿出了李贄的原文出來,遞給了馮保說道:“二位看看這個。”
原本和修訂本,其主張是一致的,只不過論據換了而已。
“那石總督以為,李贄說的不對嗎?權力不會有任性,還是權力不會讓人想當然嗎?”朱翊鈞笑著問道。
石茂華想了想,李贄的觀點,石茂華還是非常認可,他搖頭說道:“他說的對,但是他不能這么說!他可以舉臣子的例子,但是不應該指斥君上。”
“他不是有官身嗎?他要是有膽子,就和海瑞一樣,抬棺上諫,含沙射影,陰陽怪氣算什么本事!”
說可以,和海瑞一樣的責難陳善就可以了,海瑞已經把路開出來了,只需要循跡而行就行,說的真的有道理,可以上諫。
石茂華一直希望能夠大明再開西域,如果陛下深陷這種輿論之中,那石茂華恐怕就看不到大明再開西域的那一天了,連家祭無忘告乃翁都做不到了。
這就是石茂華的擔心。
“陛下,麓川正在打東吁,這幫家伙,如此搖唇鼓舌,要是再掀起興文匽武的風力來,臣擔心會讓前線束手束腳。”劉顯說明了自己來的原因,他怕興文匽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