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牙齒不整齊,磨牙就要磨到口腔肉,磨一次就會讓人痛不欲生,而矯正牙套,也是畫舫上生意之下催生出來的產物,按照身高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型號進行強力糾正。
孫氏從最開始開發出畫舫這個賽道后,始終保持著其壟斷地位,自然有自己獨門絕技。
而磨牙石和牙套,主要供給給了隸屬解刳院、太醫院的惠民藥局。
大醫官設有牙科,敲智齒可是惠民藥局的獨家絕活兒。
聽說大明皇帝正在和大醫官陳實功溝通敲掉剛長出來的智齒。
大明有個未來可期的士大夫范應期,就是因為牙疼,開始使用阿片,最終自己把自己封閉在了解刳院里。
智齒在大明叫立世齒,寓意長大成人,二十歲以后才會長出智齒,很不幸,大明皇帝的智齒,也長歪了,如果不敲掉智齒,再過幾年會嚴重到開口障礙的地步。
這事兒,已經鬧到長崎總督府都知道了。
磨牙石和牙套,這兩樣商品比較稀缺,而且昂貴,但孫鴻鳴整整帶了三萬套,廉價的石灰磨牙石和天然磨牙石,一個沒有,全都是最貴的煅燒磨牙石,之所以帶這么多,因為真的可以賣得掉。
長崎總督府治所長崎,有一個聞名海內外的花魁坊,這個坊被人戲稱為花都,當之無愧的銷金窟,有超過十萬的從業者,區區三萬套而已。
這也是到倭國商品最大的特點,和窮民苦力的百姓沒有關系。
其實倭國因為缺少煤炭、鐵山的緣故,非常缺少鐵器,更加缺少農具,但大明只兜售用于戰爭的武器,不販賣農具;倭國缺少農具讓倭國的農業生產產量遠低于精工細作的大明,因為山地比較多,土地產出更加匱乏,如果大明愿意兜售濃縮水肥和糧種,能夠惠及倭國的平民。
這是看不見的大手造成的,因為這些沒有利潤,大明海商的主要顧客,是各個令制國的大名,不事生產的朝廷公卿。
如果長崎總督府愿意主持清丈還田均田役這些大明在探索的政令,那倭國一定會成為太平洋上耀眼的明珠,畢竟洋流讓降水頗為充足,但長崎總督府無意于此。
呂宋總督府在國姓正茂的帶領下,正在進行土地確權,甚至連當地的土著,都在確權的序列之中,但長崎總督府沒有這個規劃。
“我們還在低估鐵鍋的暢銷程度。”孫鴻鳴應對著來詢問的倭國商人,趁著繁忙的空檔,跟身邊的伙計由衷的說道。
鐵鍋,是一種出乎意料的暢銷品,即便是大明一再增加鐵鍋的產量,但仍然無法滿足龐大的海外需求,鐵鍋成為了大明利潤、規模僅次于絲綢和棉布的大宗商品。
繁忙的商貿會持續了將近十天,大明商賈們滿載而歸,船上裝著倭女、倭奴、白銀和硫磺,而倭國商人也是滿載而歸,來自大明各種各樣的貨物,滿足了倭國大名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和大明皇帝不在乎倭國平民死活一樣,倭國大名們也不在乎。
而織田信長經過了反復權衡之后,還是讓神田真一離開了朝廷,賦閑在家,長崎總督府的要求,織田信長必須考慮大明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