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需要掠奪和侵略,可以用雇傭來的蠻族,漢唐這么做,大明也可以這么做,有些臟事做了會人心渙散,那京營的銳卒不做,交給這些蠻族雇傭兵即可。”高啟愚解釋了這個疑惑。
良家子拿去搞屠殺,實在是太浪費了,大明在海上也是以客兵、牙兵為核心戰斗力,雇傭了不少的土著和倭奴,戰爭是矛盾激化到最激烈的體現,戰爭必然伴隨著殺戮、鎮壓和掠奪,大明從來沒有否認過這一點。
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干這些臟活累活就是。
黎牙實兩手一攤,欲言又止,最終沒有說出話來,大明有堅持,也有變通。
黎牙實翻譯的這篇傳說故事,是帕拉丁,也就是圣騎士傳說中的終章。
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后,在泰西短暫的出現過一個羅馬帝國,那就是查理曼帝國,也就是現在神圣羅馬帝國的前身,領土囊括幾乎整個泰西大陸。
理查大帝死后,圣騎士還在,帝國開始內戰,為了奪取皇帝位,展開了長久的戰爭,有的圣騎士因為不愿意對平民動手,被殺害;有的則是因為殘忍的戰爭,自己成為了劊子手而悔恨不已,最終自殺;有的則因為不愿意當屠夫而逃離;
亞倫·德·布朗,他的父親是追隨理查大帝的十二圣騎士之一,亞倫因為不忍戰爭的殘忍,在巴拉丁禮大教堂前,點燃了自己,引起了軒然大波。
盛極一時的圣騎士們,就這樣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里,最終變成了傳說。
黎牙實鄭重其事的說道:“擁有堅定信仰的軍隊,在守護人間美好的時候,就是人間無敵的,但在進行不義之戰的時候,其戰力和流民組成的賊配軍,沒什么區別。”
“現在陛下的勤勉,風雨不輟的前往北大營操閱軍馬,如此這般的辛苦,是因為陛下的道德接近于崇高,有兩個問題,朝廷必須要考慮到,防止京營步了帕拉丁這些圣堂勇士的后塵,第一個就是陛下懈怠,第二個就是繼承人的品德有限。”
“人性都都趨向于懈怠,陛下的勤勉是違背人性的,貴人更加無法保證品德的高尚,這是之前陛下就已經和張先生討論明白的問題,而且國朝還有這么多賤儒的鐵例。”
“所以,這是困局。”
“如你所言。”高啟愚眉頭緊蹙,而后逐漸舒展開來,笑著說道:“這不是我們應該操心的事兒了,到那個時候,咱們早就是一抔黃土了。”
“陛下,春秋鼎盛,大明之福。”
黎牙實笑容滿面的說道:“好吧,你說得對,我多少有點杞人憂天了,這不是我們要頭疼的問題。”
因為皇帝病危帶來的種種亂象,讓高黎牙實考慮起了帝國繼承人這件事,泰西的圣騎士是如何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這是有借鑒意義的。
高啟愚和黎牙實只是在閑談,這是皇帝病危帶來的影響和顧慮,但張居正作為帝國首輔,卻不能將這件事交給后人的智慧,因為在張居正這個帥老頭看來,后人沒有智慧。
張居正站在高位,他很清楚現在大明這種蒸蒸日上,甚至日新月異的局面是來之不易的,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上都是少數中的少數,僅有奮六世之余烈的商鞅變法,在那個大爭之世,曾經短暫出現過。
這是張居正唯一想到的似曾相識的時代。
萬歷十二年四月十三日,大明皇帝恢復健康后,第一次正式主持廷議,清晨的陽光明媚,春天的燕子在嘰嘰喳喳的筑巢,隨著植被的逐漸恢復,天空變得越發的清朗,煤煙造成的煙塵和霾災,只在深冬和初春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