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輔成分享了很多草原上的見聞,五月末的時候,京城已經很熱了,知了都已經開始了無休無止的嘶鳴,但草原上依舊是很冷,早晚溫差極大,所以要穿一種方便穿脫的袍子,午時脫,早晚都得穿上防寒。
萬歷十二年,五月末,是京堂的開沽點檢日,是酒類的狂歡節,京城越發的熱鬧了起來,而遠在呂宋馬尼拉的殷正茂、鄧子龍,也在馬尼拉的碼頭上,眺望著遠處,從棉蘭老島達沃傳來的消息,大帆船如期而至。
國姓正茂、鄧子龍面色凝重,站得筆直,他們親自迎接的不是泰西的特使,而是一群特殊的人,陳大壯帶領的一班海防巡檢回到了東方,還有一十二人海防巡檢的骨灰,在泰西的活動也是有危險的,這十二名海防巡檢,死在了開拓事中。
大帆船的桅桿出現在地平線之內,而后緩緩的向港口駛來,船帆緩緩降落,船速慢慢降低,劃出了一道道的水紋,駁船開始牽引,大帆船入港的時候,水炮開始激射,形成了一道水門,大帆船緩緩的通過了水門。
號角聲、鼓聲相繼響起,莊嚴而肅穆,這是皇叔朱載堉譜寫的《青山鐵骨曲》,專門用于忠勇祠設立和祭祀演奏樂章,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迎接忠魂歸鄉。
泰西使者被勒令不得下船,陳大壯帶領海防巡檢,抱著十二個骨灰盒緩緩走過了長長的棧橋。
“回家了。”已經兩鬢斑白,甚至背影都有些佝僂的殷正茂,從陳大壯手中接過盒子,低聲說道,他的聲音很低很低,和風一起飄向遠方。
這里面是殷正茂的一名義子,是真正的義子,不是為了規避大明律的奴仆,是殷正茂在廣州抗倭的時候,收下的義子,名叫殷凌海,本名小六,瓊州人,爹死娘嫁人,吃百家飯長大,浪里來,浪里去,淘點珍珠謀生。
在電白港之戰中,已經是客兵的小六,救了殷正茂一命,殷正茂感謝他的救命之恩,收為義子,給他改名叫殷凌海,殷正茂對殷凌海視如己出,甚至比親兒子還要好。
殷凌海是浪里白條,海洋就是他的家,跟著殷正茂征戰大洋之間,轉戰十余年,不幸死于萬里碧波,只留忠骨回。
“小六,回家了,回家了。”殷正茂抱著骨灰盒,不停的重復著這句話,他步行走了很遠很遠,走到了呂宋忠勇祠,忠勇祠立著一塊巨碑,巨碑之后是一片青草地,有方石鋪成的路面,這里安葬了數百名忠勇義士。
“英魂長眠!”
銅祥鎮總辦陳成毅帶著幾分悲愴的聲音,在天地之間回蕩,三排海防巡檢,對著天空放槍,昭告天地,英魂歸鄉。
殷正茂將骨灰盒放進了墓中,看著封土一點點覆蓋了骨灰,殷正茂沒有哭,他是呂宋總督,呂宋的王,無論多么悲傷,他都要表現出他的強硬,小六終究是落葉歸根魂歸故里了。
直到十二名海防巡檢的遺骨盡數安葬后,殷正茂才允許了泰西的使者下船。
“總督,船廠發現了煙土的痕跡。”市舶司負責查驗的吏員,發現了船上的煙土,是煙土,不是煙草,煙土是大明明令禁止的阿片球。
殷正茂眉頭緊蹙的說道:“這幫紅毛番,違背大明禁令!去看看。”
一條緝私犬可能有錯,但數條緝私犬對著一個角落狂吠不止,略顯焦躁的狂抓不已,顯然是有問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