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正茂派出了海防巡檢入京詢問陛下圣意,殷正茂憂心忡忡。
“總督,你在擔心什么?”鄧子龍有點不解,這個一輩子都成竹在胸的殷正茂,這個時候,有些忐忑不安。
“從矛盾說去看這個問題,朝廷需要泰西的白銀流入,大明錢荒之下,再交惡西班牙,是不明智的選擇;而從我們地方來看,我們緝毒是主要矛盾,因為毒販在呂宋泛濫,索倫不死,就會不斷有人以身試法,呂宋緝毒事,就是形容虛設了。”殷正茂萬般無奈的說道:“愧對圣恩。”
索倫是使者,殺索倫自然要報聞朝廷,這就是朝廷和地方,因為所處的位置不同,職能不同,主要矛盾不同,形成的決策上的矛盾。
朝廷和地方,總是伴隨著這樣的矛盾,即便是朝廷不肯殺,殷正茂也會動手,為了呂宋緝毒大事。
大明是極為傳統的儒家國朝,儒教的基本主張,其實很簡單,就是人人修德,它就不亂,雖然從未實現過,但阿片這種心癮,讓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東西,實在是太可怕了。
緝毒,事關大明每個階級、所有每個人的集體利益。
“有理。”鄧子龍終于明白了矛盾點,面色變了數變,他和殷正茂一樣,憂心忡忡了起來,從一個人發愁,變成了兩個人發愁,兩個人坐在觀潮樓一坐就是一天,看著海面,等待著來自朝廷的決定。
五天后,海防巡檢回到了巡檢司,帶著信筒跑向了觀潮樓。
殷正茂檢查了火漆后,打開了信筒,鄧子龍也是滿臉疲憊的湊了上去,看向了朱批。
【斬立決,送京師斬首示眾,以儆效尤,索倫是罪犯,不是使者。】
朱批對于索倫的處置,就是三個字斬立決,是皇帝的親筆書信,首先他是罪犯,當索倫犯罪的時候,就是罪犯了,不是使者了。
大明皇帝的這封朱批很長,主要是詢問那三個海防巡檢的事兒,問他們有沒有犯下更嚴重的錯誤?是第一次嗎?之前還有沒有權力尋租的事情發生?他們到底是如何被腐化的?希望呂宋總督府能夠結合豐富的緝私經驗,形成一套保護海防巡檢,防止這種事再次發生的章程。
并且要求這三位海防巡檢,入京接受調查。
相比較索倫,大明皇帝更在乎海防巡檢。
“陛下一字千金,既然承諾,就不會寬宥索倫。”殷正茂對陛下的信譽是非常認可的,既然做出了明確的承諾,那就不會違背。
鄧子龍長長的松了口氣,他笑著說道:“陛下這個年紀,正是嫉惡如仇的年紀,前天,內人羅莉安知道了總督的顧慮,就說陛下一定會殺了索倫,對一切罪惡都抱有最大惡意的年紀,是不會和那些老頭子一樣,顧慮重重。”
“按馬爾庫斯的說法,你這個妻子,是泰西的公主,是哪國的公主?”殷正茂有點好奇的問道。
小小的呂宋島居然有兩個公主,盈嘉公主朱軒嫦嫁給了殷正茂的三子殷宗信,而現在這個羅莉安也是個公主,就是不知道究竟什么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