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豈不是綏遠、山西也有這樣的問題?煤炭也在南下。”朱翊鈞立刻意識到這不是四川和廣州之間的個別問題,而是大明整體性的問題。
王廷瞻的地域保護,日后也是綏遠、山西、遼東的地域保護。
“是的。”王國光憂心忡忡的說道:“陛下,從貨物或者說商品的角度而言,的確是北方在吸南方的血,但從原料來說,是南方在吸北方的血,或者說是東南沿海富裕地方對西北貧窮之地的吸血。”
“綏遠、山西的煤,山東的棉花、四川的蠶種、木材,這些都是原料。”
北方窮,南方富,北方吸血南方,這也是主流的觀點,但其實從稅務的角度一分析,就發現,這是一個原料和商品交換的過程,并不存在誰吸誰的血的問題。
“陛下,這里面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人口遷徙,就以蠶種為例,販賣了蠶種賺了錢的蜀中商人,就會在南衙、浙江、廣州等地安家落戶,比如很多晉商,都在揚州聚集,并且在揚州安家落戶。”張學顏提醒陛下,這不簡單是稅務問題。
“貧者越貧,富者越富。”朱翊鈞立刻就聽明白了張學顏的意思,這也是兼并的一種,富裕地方對貧窮之地的兼并。
人口在流失、白銀在流逝,這些商人賺了錢不會帶回去,而是會留在南方,煤銀對流之所以關鍵,就是將白銀通過大宗商品的交易留在了北方,促進了地方發展,而不是南方賺錢南方花,一分別想帶回家。
“從稅務上,是要給四川等地進行分稅的。”王國光提出了解決辦法,由朝廷負責調節,將從富裕地方收到的稅賦,支付到貧窮之地,這看起來是劫富濟貧。
“這里面有個極大的問題,那就是貧窮之地,離不開富裕地方的商品,但是富裕地方能夠擺脫貧窮之地的原料。”朱翊鈞眉頭緊蹙的說道:“以松江府、浙江寧波、廣東廣州為例,這些完全可以依賴海外原料的流入。”
原料和商品交換,本是維系東南沿海富裕地方和西北窮困之地的紐帶,但現在這個平衡,被開海的政令打破了。
沿海富裕地方會發現,海外有更加豐富的原料、更加廉價的勞動力,越是發展航海技術,東南沿海地區的離心力就會越強。
朱翊鈞的手指在桌上不停的敲擊著,面露思索,極端自由派這股反對勢力的誕生,其本質是離心力,而其生長的土壤就是開海,這是朱翊鈞親手打造催生出來的,開海越是如日中天,內地和沿海地區原料和商品的交換就越薄弱,離心力就會更強,反對勢力就越發的強橫。
最簡單的辦法,閉關鎖國,韃清已經演示過了閉關鎖國這種懶政,既不能有效解決的問題,又會造成的惡劣后果。
讓大家一起富裕很難,但讓大家一起貧窮確實比較的簡單。
“所以關鍵問題還是生產,如果這些原料可以在原產地生產,那問題可以得到極大的緩解,但所有的資產,都不是憑空而來的,需要積累,需要投資,需要營造。”朱翊鈞停止了手指的敲動,從四川和兩廣的掐架,從王廷瞻的地方保護政令中,朱翊鈞看到了問題的關鍵,生產。
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讓大明再次偉大,道阻且長,解決一個問題的同時,就會出現兩個問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