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動機授意索倫這么做,相比較白銀流失,我更擔心白銀買不到貨物,你知道的,富饒銀礦是一座巨大的銀山,而且那個地方有很多的奴隸,廉價的勞動力,讓白銀的開采成本極為低廉。”
富饒銀礦的品位是60,也就是一百斤礦石能出六十斤的白銀,費利佩真的不必擔憂因為貿易逆差,帶來的白銀流失問題,只要能換到大明的貨物,他可以從泰西其他地方把流失的白銀賺回來。
索倫的行為真的是自己行動,甚至可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西班牙貿易逆差的問題。
但自己的臣子在出使的時候,出了這種事,不是他費利佩二世授意的,那也是他授意的,所以就需要作出賠償。
兩百萬兩白銀,希望能夠平息一些大明皇帝的怒火。
“陛下是個很節儉的人,甚至不客氣的說,是個很貪婪的人,但我想,陛下并不會接受這筆賠償,如果是個人行為,陛下已經殺了他,如果是殿下授意,也希望殿下以后,不要有如此冒犯的行徑。”黎牙實代表皇帝做了決定。
“我在大明因為批評陛下吝嗇和貪財,還被陛下的近衛軍給抓到了大牢里。但陛下真的是個君子,大明對西班牙的定位是友邦,但西班牙如果再次冒犯,就會降級了,大約就是英格蘭現在的待遇。”
皇帝做事的原則性很強,有一有二,不能再三再四。
西班牙在阿片之事上的挑釁,索倫是第一次,而且西班牙因為阿片不是特別泛濫,對阿片的危害沒有清楚的認知,但現在既然曉諭,再犯,那就是挑釁,遠在泰西無法征戰,也要讓西班牙為此付出足夠的代價。
所以,黎牙實判斷,皇帝不會接受賠償。
“不不不,大明人很好面子,你在大明應該比我更了解,我需要做出點什么來釋放善意,不讓大明皇帝誤會,那個詞怎么說來著?”費利佩二世眉頭緊鎖,他想不起那個詞怎么說了。
“禮尚往來?”黎牙實試探性的問道。
“不是,我想起來了,是人情世故,對,人情世故。”費利佩二世非常肯定的說道。
秘書小聲的提醒道:“殿下,伽利略來了。”
“把這個叫伽利略的年輕人帶回大明吧,我相信他在大明能有更多的發展,最起碼能把書讀完。”費利佩二世看著被比薩大學退學的年輕人,由衷的說道。
無法完成學業,對于一個聰明人而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兒,家庭的變故和裁判所惡意的刁難,都讓伽利略舉步維艱。
伽利略到馬德里來,是因為大光明教在西班牙的傳播,讓伽利略感受到一種文化的沖擊。
大光明教在泰西的廣泛傳播,是長久以來宗教對人性壓迫的結果。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