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在這道民意奏疏上,批注了一番,才開口說道:“所謂的宗族,不過是大宗吃小宗,小宗吃族人,嫡出吃庶出,兒子多的吃兒子少的,然后吃絕戶。”
薛成的爺爺被為難的原因,只是因為他姓薛,不姓董,一個長工,都敢脫離董家置業,董氏就是要為難,就是要故意制造事端。
朱翊鈞之所以說是大魚吃小魚,是因為董氏家里死掉的四公子,在上元節,沖撞了華亭徐氏的徐家三公子幾句,就被董氏給綁縛起來,押到了徐家去負荊請罪,頭都磕破了,徐家才算是饒恕了四公子的罪過。
而這個四公子,回到董家,就被抽了十二荊條,打的皮開肉綻。
相比較這些宗族的族長,那些個想方設法少給點勞動報酬的工坊主們,身上充滿了人性的光輝。
宗族制度,和賤儒們鼓吹的大同世界沒什么不同,就是虛幻的、不附帶任何義務的權利,聽起來很美好的謊言罷了。
“陛下,今天才初二。”馮保試圖勸說皇帝,陛下也就大年初一歇了一天,第二天就把這些民意奏疏讓人給抬到了御書房來。
“初二怎么了?”朱翊鈞合上了奏疏,笑著說道:“朕知道,綏遠馳道、京開馳道、京密馳道、理工學院三期的匠人們,連大年三十都沒休息,一直在趕工,匠人們能過年不休息趕工,朕就看看民意奏疏,又不是處理國事。”
“這還不是陛下銀子給夠數了,那匠人自然樂意不眠不休的干了。”馮保說起了土木鼎建里的一條規則,工程速度取決于工程款到賬的速度。
“朕的內帑銀子也是堆積如山,一樣的。”朱翊鈞拿起了另外一本奏疏,搖頭說道:“朕就看十本,看完就休息。”
十本不算多,一共就半個時辰,朱翊鈞就看完了,他又讓人拿來十本,到這里,皇帝再要,馮保無論如何都不肯給了。
“崇古進步獎禮部安排的怎么樣了?”朱翊鈞還記得要給大醫官龐憲的牛痘法,頒發崇古技術進步獎。
馮保無奈的說道:“年前就安排好了,就是龐憲還沒回京,龐太醫發現了一個牛痘上的問題,決定暫不回京。”
牛痘接種會出現小概率的問題,其中有大約一成的人會出現局部紅腫,潰爛的癥狀,目前龐憲還在尋找原因。
龐憲不回來領獎的原因,其實非常簡單,因為皇帝要給皇嗣們接種牛痘,防治天花,龐憲要把大規模接種的問題搞清楚,才敢回來。
萬歷十三年正月初五,朱翊鈞頒發了崇古技術進步獎,由龐憲的老師李時珍代為領獎。
正月初六,大明皇帝一如既往的出現在了文華殿上,主持著新一年的廷議。
“庚戌虜變,嘉靖二十九年至隆慶三年,時,陜西、甘肅、寧夏等地奔北者,十余萬戶。”張居正首先奏聞了自嘉靖二十九年,俺答汗入寇之后,陜西三邊奔投胡虜就超過了十余萬戶。
“苛政猛于虎。”張居正用五個字概括了當時的情況,不是因為大明戰敗,而是為了戰勝,為了保證軍用,不得不對三邊的軍兵民進行百般苛責榨取,再加上官場慣有的搭便車,最終發生了這種駭人聽聞的一幕。
大明百姓奔投北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