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李幼滋誤會了他的意見。
朱翊镠不是不抓人,是打算,擴大化!
就以為賤儒會這招擴大化,那就是大錯特錯了,朱翊镠看了十二年,對這招了熟于心。
要用宗教打敗宗教,要用魔法打敗魔法。
李幼滋瞪大了眼睛,滿是不可思議的看了很久,才說道:“啊這,臣看看,看看還有幾本奏疏。”
大明右都御史李幼滋已經汗流浹背了,他現在就一個想法,陛下南巡的時候,就該窮盡一切辦法,哪怕抱著車轱轆也要跟著一起南下才是,這伺候潞王,真的是巨大的挑戰。
天下事,少無缺,既已得,必有失。
那么朱翊镠如此肆無忌憚的行事,他失去了什么?他對皇位沒有任何的覬覦之心,這就是朱翊镠失去的東西。
這比磨坊里的驢還要累的皇帝位,誰愛干誰干,不是太子還小,潞王打死也不愿意從美人堆里走出來,處理這些個庶務,有功夫和萬國美人研究下繩藝,才是妙事兒。
趙貞元在確定了‘意見簍子’的名單之后,帶著緹騎直撲都察院,在一陣哭爹喊娘之后,趙貞元帶走了三名御史,這些御史將會被關在北鎮撫司衙門里,放出來,且等陛下回京后才有可能。
廷議頗為漫長,長到朱翊镠一直盯著文華殿上的座鐘,自從正衙鐘鼓樓建成之后,大明多了一個新的產業,鐘表,各種各樣的鐘表,層出不窮,而這個座鐘,就是皇家格物院送給陛下的賀歲禮。
上午十一點半,朱翊镠立刻打斷了還在廷議的大臣,開口說道:“今日廷議到此為止,內閣擬票來看,下朝!”
朱翊镠說完轉身就走,根本不跟臣子們說話的機會,開玩笑,講筵的時候,那些個大學士們但凡是拖堂,他都牢騷滿腹,監國這事,就是到點下班,多一秒他都懶得待下去。
“殿下,得去御書房批奏疏了。”李佑恭提醒著殿下接下來的行程,還得上磨。
若是廷議事多,會拖后,陛下就會用過午膳直接去北大營操閱軍馬,如果有這半個小時,就會批閱一些奏疏,減少下午回宮后的工作量。
“行。”朱翊镠沒有意見,踩著旱鴨子到了通和宮御書房。
朱翊镠看著堆積的奏疏,驚駭無比的問道:“這么多?”
“昨天殿下去抄家,昨天和今天的奏疏堆在一起,就這么多了。”李佑恭解釋了下為何奏疏會這么多的原因。
昨天沒干,今天都得找補回來。
“不看,不看!吃飯去!”朱翊镠本來還想學著皇兄稍微勤勉點,但一看到如此多,決定偷懶,虱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下午再看不遲。
“陛下為殿下準備了一些個印,殿下若是厭煩,直接用印就是。”李佑恭沒有放朱翊镠離開,而是排出了一盒子的印章,印章上都是‘孤知道了’、‘發南巡陛下’、‘下章六部議’、‘內閣擬票來看’、‘不允’、‘可’這類的話,就是為了方便朱翊镠偷懶。
朱翊镠眼前一亮,看著那一排的印章,樂呵呵的說道:“哈哈哈,知我者皇兄也!知道我懶散,皇兄還專門給我準備了這些東西,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