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講究一個塵緣已斷,金海盡干,但對金池長老而言,若不披上錦襕袈裟,眾生又怎知我塵緣已斷,金海盡干。
織田信長沉默了許久,才開口說道:“嘴上厲害,有本事你打贏我,哼。”
毛利輝元被狠狠地噎住了,織田信長的內政可能真的不太行,很多政令都是拍拍腦袋就要做,有的時候顯得沒頭沒尾,結果往往是做不成,但他真的很能打,這一點沒人否認。
“能打有個屁用。”毛利輝元嘴硬了一句,沒有過多的反駁。
“大明不會提供太多的幫助,可以幫你們完善制度,可以賣你們丈量步車,至于更多的,還是不要太過于貪心的好。”徐渭做出了表態。
完善制度這個可以教,學不學的會,大明就不管了,丈量步車也可以賣,但其他的都得倭國自己去努力了。
倭國不是大明的藩屬國,哪怕是藩屬國,大明也沒有義務去幫他們完成檢地。
“在部分地區這么做,比如石見銀山、生野銀山、佐渡金礦等地,充分保障當地糧食的供應,不要再出現百姓一揆,干擾銀礦開采了。”徐渭給出了自己的意見,對于倭人而言,白銀開采也是極為重要的一件事。
沒有白銀,就無法獲得來自大明的各種貨物。
倭國全面檢地,大明不是不肯幫忙的問題,而是做不到,別說來倭國這種地方,就是綏遠,大明皇帝給了一些豐厚的條件,都沒幾個讀書人愿意前往。
在讀書人眼里,鳥不拉屎的窮山惡水,蠻夷連人都不是,到這些地方做事,他們無論如何都是不肯。
所以,這次的談判,最后達成的共識是,部分特別地區進行檢地,在檢地完成之前,要確保糧食供應,防止出現百姓一揆,導致白銀礦山停工的舊事發生。
“那么現在來談論一下賠款問題吧。”徐渭開始了談判的第二個議題,倭國對大明的若干賠償問題。
毛利輝元因為圖謀大明水肥,被大明抓了個現行,照許諾賠償,而織田信長要賠付一千五百萬銀的助軍旅之費,第一年要給三百萬銀,后面是為期四十年的展期。
大明皇帝發明的這套年息4%展期四十年,就是明晃晃的鈍刀子割肉,就是一點點的掏空倭國的所有。
葡萄牙也有三十年的所謂低息展期,但大明對葡萄牙沒有窮盡一切手段的朘剝,甚至還分享了部分的利益。
對付一個已經完成了國朝構建的國家,就要用這種辦法,一點一滴的掏干凈它所有的血肉,才能將其徹底消滅,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倭國是一個擁有八百萬丁口,擁有海洋天塹的海島國家,要徹底消滅,就需要用不惜一切代價的用上一切手段。
毛利輝元沒有足夠的白銀賠付大明,包括織田信長也沒有。
毛利輝元、織田信長他們沒有足夠的白銀賠付,大明對此一清二楚,倭國整體一年能夠開采出的白銀,滿打滿算也不過500萬銀(200噸左右),這五百萬銀并不是全都掌控在毛利輝元和織田信長手中,而且他們還要對下分配,在維持自己存續的前提下,又有多少可以拿來賠償大明呢?
不賠償白銀,可以賠償別的東西,比如閹割好的倭奴,比如游女,比如硫磺,比如魚油等等,這些都是大明所需要的貨物。
“是不是可以借貸一些寶鈔?”織田信長提出了一個辦法,從長崎總督府借貸寶鈔,而后用寶鈔向下朘剝,完成對大明的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