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镠是世間頂級的肉食者,大明世襲罔替的親王,他最不希望的就是大明亡了,這樣他就沒有好日子過了。
“我和陛下不一樣,我只要贏,我才不管用什么手段贏了。”朱翊镠非常肯定的對李佑恭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贏對他而言就是一切,至于大明好不好,那他不管。
坐龍椅的又不是他,他監國是自己帶著一個四方凳,這也是自永樂年間傳下的規矩。
萬歷十三年三月初二,潞王正式下令,開始對海外勛爵進行冊封。
當開拓勛爵的政令推行的時候,京堂百官都沉默了,并沒有激烈的反對,現在百官們摸清楚了潞王的脾氣,這就是個不講理的主兒!
皇帝好歹還講道理,這潞王根本一點反對意見都聽不進去,現在百官們,唯一的希望,就是那個被他們罵了十二年的皇帝了,只希望陛下能夠早點回來,這朱翊镠做事,真的很沒有規矩。
沂州煙館案案犯進了京城后,在北鎮撫司衙門仔細審理之后,才發現了為何這個煙館如此膽大包天,居然敢在大明皇帝南巡的時候開門營業。
位于沂州惠民坊的煙館設立已經超過了三年,起初周圍的百姓們并沒有察覺異常,但后來烏煙瘴氣的,附近的百姓實在是看不下去,而且煙館的煙,弄得周圍的百姓渾身無力,身上跟長了虱子一樣的寢食難安。
幾家幾戶一商量,就去了衙門告狀,沂州知州雷士楨就派了衙役前往探看,告訴百姓們并無什么異常。
本來事情到了這里,就該是結束了,但當天晚上,去狀告的幾家幾戶,就遭了殃,城中有宵禁,但一群宵小之輩,就是光明正大、堂而皇之的出現在了惠民坊,砸了房舍,狀告之人被打斷了腿,還被警告少多管閑事,否則殺了全家滿門。
這幾戶氣不過,也不知道一個賭場,到底在搗鼓些什么,弄得這么大的陣仗,一個五十歲的老漢,實在是忍無可忍,帶著刀就出門去了,有去無回,沒人知道去向。
至此之后,無人敢言,無人敢談這煙館之事了,這種事兒發生了不止一次,以至于百姓們都只能當它不存在,這也是煙館為所欲為的原因,你皇帝就是再厲害,手眼通天,沒人告訴,你還能看得見?
朱翊镠終于把奏疏給批完了,積壓了四天的奏疏都送到了六部衙門,這種低效,讓百官們多少有點難受,但總歸大明朝廷這臺機器,還能正常工作。
從通和宮里走出來的朱翊镠,用力的伸了個懶腰,向著皇家格物院而去,皇叔朱載堉請朱翊镠去,因為有重要的事兒要做。
大明四十八匹馬力的蒸汽機,升平四號試車成功,而西山煤局生產工坊也正在建設,預計年底之前可以完成,年生產超過三千臺的升平四號,會給大明的基礎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不是現在算學已經發展到了這種地步了嗎?”朱翊镠站在藏經閣,看著算學這一個隔間里的著作,目瞪口呆。
因為皇帝要求的緣故,朱翊镠的算學還不算差勁,但他學的算學,是加減乘除、基本幾何、正負數、小數,自從李開芳成為五經博士,搞出了數軸這種東西,算學似乎打開了另外一個世界的大門,現在多了許多的數據繪圖、變量、方程、函數、圖像等等。
這些玩意兒,都讓朱翊镠直呼神乎其技,尤其是在正門口繪制的三角函數圖像,更是讓朱翊镠看了許久許久。
“常學常新吧。”熊廷弼看著這些已經完全不認識的算學,有些頭疼,這玩意兒看起來很難,事實上,確實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