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熊大還要考科舉,而孤不用!你還要學這些玩意兒,真的是幸運啊!”朱翊镠叉著腰十分得意的說道,看熊大倒霉,也是朱翊镠的樂趣之一。
四十八匹馬力蒸汽機的大小,比之前的升平三號還要小一些,朱翊镠圍繞著這鐵馬左三圈右三圈的轉,興趣盎然的問東問西,問了許久,才意猶未盡。
“殿下,這次請殿下來,除了確認這升平四號試車成功之外,還有一件事。”朱載堉端著手說道:“這件事,讓魏博士來說吧。”
魏有山,大明水肥發明者,因為水肥還領到了崇古獎,現在是大明皇家格物院的五經博士,專門研究肥料,水肥的工藝改良,都是魏有山主導的。
“萬歷十二年水肥產量,能夠惠及到大約六百萬畝田的地步,也就是六萬頃,基本上已經覆蓋了順天府地區所有耕田。”魏有山略顯緊張的說道:“水肥和堆肥,似乎沒有什么區別,至少我們到現在還沒發現壞處。”
“殿下種地嗎?”
魏有山面對皇帝的時候不緊張,但面對潞王有點不知道從何說起,因為潞王殿下不種地。
“我不會種地,也就跟著皇兄去過田里,不過也是跟侄子玩兒,從沒有正經種過地,不像皇兄。”朱翊镠十分明確的告訴了五經博士,自己這個天生貴人真的不會種地。
滿朝文武,在種地這件事上,能跟陛下聊幾句的大臣,就沒幾個。
魏有山沉默了片刻才說道:“我是陜西鳳翔人,我們那兒有個姓李的大財主,家里有良田萬畝,出門走親訪友的時候,路上的破草鞋都會撿起來,放在房頂熏著,等到在柴房熏出了厚厚一層煙灰后,這破草鞋就軟了,可以丟到堆肥坑里堆肥了。”
“不是這李員外窮,相反他很有錢,也不是吝嗇,單純是缺肥缺的厲害。”
朱翊镠眼前一亮立刻說道:“啊,原來把這些破草鞋之類的堆起來,是為了堆肥啊,我見皇兄干過這事,原來是為了肥料!”
他可以理解李員外的行為,甚至不覺得魏有山在編故事,因為朱翊镠真的見過,他那時候還奇怪,皇兄把那些破草鞋,破布爛套堆在那里,堆一陣就不見了,原來都拿去堆肥化糞去了。
朱翊镠多少有點慌,他也就是嘴快了些,把皇帝的事兒講了出來,他真的不是給皇兄造謠,皇兄真的做過,而且不止一次。
“皇兄總是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朱翊镠不喜歡農活,所以他就記了個大概。
堆肥這個腐熟的過程,其實不是把細菌燒死,而是把有機物變成無機物,有機物直接堆在地下,會導致細菌繁殖,發熱燒苗,而且這些有機物,植物的根莖也吸收不了。
朱翊镠素來如此,對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都記不太清楚,所以才會有這種誤會。
魏有山繼續說道:“扯完蘿卜以后,時令就進入了寒冬臘月,在這段時間,人們在天晴的時候,就會去地里燒灰,就是把秸稈、樹枝、灌木、雜草等等,放進一個錐形的土灶里,在底部引火,火苗一過,這些秸稈之類的東西,就會變成噼里啪啦作響。”
“通常,都會選擇松樹或者樅樹,因為這兩種,油分大,這就是老百姓常說的燜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