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地面已經陷入了這種信任陷阱之中,徐州衙門做什么大家都懶得理會,反正你肯定做不成,還留下一屁股的爛攤子。
都是湊合著過日子,好點壞點,都能湊合下去。
“孬睢寧、壞邳縣,又孬又壞銅山縣,這可是百姓們說的,不是朕編排徐州。”朱翊鈞的眉頭擰成了疙瘩,他放出去了緹騎,緹騎告訴了皇帝,百姓的不滿,不光是對知府衙門,對縣衙也是如此。
三天兩頭兒換知府,換了知府,知縣也會跟著變風向,搞得整個徐州地面在萬歷維新以來,壓根就沒有多少發展,唯一能拿得出手的煤,還都出了徐州。
“陛下,有個最新的情況。”趙夢佑略顯為難的說道:“緹騎們發現了一些事兒,徐州地面拐賣非常嚴重,人牙行泛濫成災。”
趙夢佑也不愿意給徐州官員壓力,更不愿意給陛下添堵,陛下自從出京以后,心情一直很不錯,哪怕是在沂州發現了煙館,但出了問題解決就是,王一鶚也不包庇姑息,甚至還變本加厲的整頓吏治。
陛下心情在走出臺兒莊,進入徐州地界之后,就變的無比糟糕起來了,趙夢佑真的不想給陛下添堵。
可這徐州的膿瘡實在是太多,趙夢佑不得不挑破。
“怎么個情況?”朱翊鈞往后靠了靠,還有他不知道的問題,本來以為四大爛尾,已經是天下少有了,結果還有更加惡劣的事情在發生。
“徐州地面,尤其是豐縣,幾乎家家都有童養媳,而且很多都是四川、貴州地方,來的路徑也是長江順大江而下,走運河至徐州,這種情況,似乎在南衙也非常的普遍。”趙夢佑將一本寫好的奏疏遞給了陛下。
情況完全確認之后,趙夢佑才奏聞,至少目前緹騎走過的幾個地方,全都是如此,家家戶戶,都有童養媳這種習慣。
“情況確實嚴重。”朱翊鈞看完了奏疏,略顯有些頭疼的問道:“朕看來,這大同府都比徐州要好些。”
“陛下,大同府那是窮的,徐州完全是不作為導致的。”王崇古還是為大同府說了兩句好話,大同府是關外,雁門關、居庸關之外,發展不夠迅速,但還沒有到人牙子堂而皇之滿地跑的地步。
為了王化綏遠,大同、宣府諸官,滿轄區找人牙子做指標,畢竟抓得多,能升官。
至少大同婆娘正在靜悄悄的退出歷史舞臺。
“下章給李樂,有什么想法,可以大膽的做了,出了事,朕給他兜著。”朱翊鈞對這種糟糕的局面,做出了指示,在出發之前,他覺得拆分南衙是一個需要討論一下的問題,現在看來,他嚴重低估了問題的嚴重性。
這才剛出了山東地界,進入徐州,就遇到了這么多的糟心事兒。
李樂不止一次提到過南衙諸府正常化,就是把應天府單獨作為留都,其他十二府分成三份,變成正常的布政司、府州縣這樣的四級衙門,這樣符合大明條條塊塊的制度框架,而不是現在這種糟糕的、混亂的框架。
朝廷一直覺得問題不那么嚴重,不那么迫切。
“也是為難李樂了,在這么個爛泥坑里打滾這么多年,沒出什么事兒。”朱翊鈞以前還覺得是申時行比李樂強,但現在看來,是南衙的情況,比松江府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