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化解了南衙賤儒的種種攻勢,并且當著所有人的面,進行了表態,這一次,一步不退,死也要把未竟之事做完,按照陳末的想法,海瑞這種高價值目標,應該盡量避免在公開場合露面,甚至減少不必要的各種會面,來提高安全性。
有人跑到府衙門前,要認海瑞當親爹,這種事兒,緹騎來化解就可以了,而且海瑞做的部署,也沒有自己要出面的部分,但海瑞思前想后,還是出現在了百姓面前,講出了這番話來。
因為他不出現的話,就不夠圓滿,似乎是緹騎們用手段化解了這場危機,而海瑞就像是個餒弱的小人一樣躲在緹騎的背后,不敢直接面對這些風風雨雨。
海瑞從來都是勇敢的。
海瑞再次回到南衙,整頓南衙吏治,切入點仍然是反腐抓貪,有些東西就是如此,不抓不行,一抓就靈。
人都是有自己的局限性的,這一點海瑞也不例外,他處理問題的方式,過于直接,即便是曲則全了十二年,他依舊選擇正面應對。
而南衙賤儒的局限性,也表現在這里,他們習慣了一成不變的世界,面對這個日新月異的大明,就顯得手足無措,做出來的事兒,就顯得格格不入,十分的愚蠢。
他們希望世界永遠是他們熟悉的那個世界,拒絕任何的改變,拒絕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問題。
而大明明公們,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即便是強如張居正本人,他其實一直對自己的新政、對萬歷維新非常的悲觀,他不認為萬歷維新有什么大的成就,就像是一個人帶著鐐銬跳舞,大明沉重的歷史負擔,讓萬歷維新舉步維艱才對。
但現實就是:當年種下的種子,已經在生根發芽,在茁壯成長,在開花結果。
萬歷二年的時候,大明皇帝為了保證絲綢的利潤,禁止了絲綢的原材料生絲的出口,禁止的理由,甚至都有些可笑,夷人拿去了織造,卻織不好,浪費生絲,而后開始鼓勵國內絲綢莊、織造局的擴張,將所有的生絲,都變成了絲綢。
這只是萬歷維新里,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事兒,但是其結果,讓張居正足夠的瞠目結舌。
“臣不得不承認,還是低估了萬夫一力之偉力。”張居正這個新政的首倡者、踐行者,對自己進行了一番批評,他太保守了,以至于現在有點像新政褒姒派,這很滑稽,但也是現實。
揚州府織造局是整個大明最為龐大的織造局,光是織娘就有一萬余人,整個織造局,綿延數里,十八個工坊日夜不休的織造著綾羅綢緞。
“這一點朕也犯了唯經驗論的錯誤。”大明皇帝朱翊鈞站在揚州的正衙鐘鼓樓的高塔上,看著揚州府的街道,由衷的說道。
揚州的正衙鐘鼓樓相比京師而言,就小了很多,但足夠登高望遠。
徐州府讓皇帝多么的失望,揚州府就讓大明皇帝多么的滿意,甚至為了多看幾眼,大明皇帝故意多逗留了一天的時間。
煙花三月下揚州,三月的揚州是極美的,柳絮如煙、鮮花似錦,煙雨朦朦,花香撲鼻。
揚州已經把全部的城墻拆除了,即便是倭患的威脅之下,嘉靖年間,揚州起了一段土墻,但隨著萬歷年間的海疆穩定,這段土墻也被拆的一干二凈,四通八達的道路、運河和長江,如此交通之下,鑄造了揚州今日的繁華。
揚州地方,每年三月份都會在瘦西湖舉行一次經貿踏青會,這是一種慣例,自兩宋時候就存在,以前是人牙行的狂歡,但現在逐漸變成了百貨的博覽會,柴米油鹽、鮮魚、瓜果、竹木、傘、籮匾、漆器、糖坊、玉器、鞋襪等等,二里長街,商貨種類就超過了三百種,琳瑯滿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