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犒賞?”馮保以為自己聽錯了,他愣愣的問道。
“拷餉,拿朕圣旨、天子劍,下章京營,抗命者殺無赦。”朱翊鈞寫好了手諭,遞給了馮保。
“臣遵旨。”馮保領過了圣旨,一溜煙的奔著京營去了!作為樂子人,他覺得公審的樂子不大夠,這拷餉,才是大熱鬧!
戚繼光前腳回到了龍潭山莊,后腳就收到了圣旨,他愣了片刻對著一起領旨的張居正說道:“先生,不去南湖別苑勸一勸陛下嗎?”
張居正疑惑的問道:“勸什么?”
“勸仁恕之道啊。”戚繼光理所當然的說道,皇帝都下旨拷餉了,張居正居然穩得住,你教出來的學生,你不管管,你不勸,他戚繼光可真的要執行皇命了。
張居正十分確信的說道:“他們都燒府庫了,這就是在違抗皇命,這是在造反啊,陛下就是拷餉,讓他們怎么吃下去,怎么吐出來,這不是仁恕嗎?陛下夠講道理,沒有下旨讓京營把他們都殺了,不是仁恕是什么?”
“又不是國朝初年,文教不興,沒有讀書人當官,事事都得遷就。”
王崇古探頭看了看圣旨,立刻命令隨扈收拾行囊,他的神色有點匆忙。
“王次輔要去勸仁恕嗎?”戚繼光看向了王崇古著急離開,有些好奇的問道。
“他張居正都坐得住,我勸個屁,那是我的活兒?那是他張先生的活兒,我得趕緊回南京城去,這次得把駕貼都準備好!”王崇古氣急敗壞的說道:“這些南衙的官僚真的是一點腦子都不長,但凡是眼不瞎耳不聾,早在陳吾尹的案子就該看明白了,也不知道在試探什么!”
“腦袋長在脖子上不好嗎?!一群蠢貨!”
王崇古要回南京城準備駕貼,陛下在北衙十二年,一直是很乖很乖的皇帝,當街殺了陳友仁也是有駕貼的,凡事是講規矩講流程的。
非要把陛下逼到不講規矩的地步,這些南衙官僚,罪惡滔天!
但陛下絕對不能不講規矩,王崇古必須趕在京營抵達之前,把駕貼全部擬好!
王崇古走了,戚繼光開始調動京營,由三位參將負責前往廬州府、揚州府、蘇州府坐鎮,而戚繼光本人負責鎮守應天府。
拷餉的流程,不是大明京營銳卒直接闖進家宅里,把人吊起來拷打勒索,而是大明京營負責壓陣,由南北兩個鎮撫司負責抓人,而后將府庫本該有的財貨要回來,至于本來該有多少,就需要戶部尚書王國光進行梳理了。
京營的作用,仍然是為了防止叛亂發生,并不直接拿人。
趙夢佑接到了圣旨,立刻召集了所有的緹騎,宣讀了圣旨之后,首先把應天府府庫所有管庫官僚給拿了。
拷餉正式開始。
這一次拷餉,可是把整個南衙的士大夫們給嚇壞了,他們萬萬沒料到,皇帝壓根就不拿他們當臣子看待,而是當反賊對待,這頭府庫的火兒,剛燒起來,那頭皇帝就下旨拷餉!
而且看這架勢,皇帝早就準備好了組合拳,等著他們呢。
朱翊鈞的確是這樣的,他有點料敵從寬,他預計的最壞結果,就是拆分南衙的時候,出現民變、民亂,甚至旗幟鮮明的造反、清君側,為了應對拆分南衙的各種情況,朱翊鈞做了充足的準備。
拷餉,是他工具庫里一個手段不太劇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