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連南衙的官僚也盼著皇帝早日回北衙了!陛下在北衙的時候,真的很有原則,到了南衙,處處不講原則,說動手就動手,壓根不帶一點猶豫。
大明帝師、元輔、宜城伯張居正非但不阻攔,還上了道《拷百官防蠹疏》,詳細的論證了拷餉的合理性。
是的,張居正非但沒有勸仁恕,反而論證了皇帝使用暴力行使皇權的合理性,從萬歷元年起,張居正新政的第一句話就是事主權,就是主上威福之權。
現在南衙百官有了一個選擇,要錢,還是要命。
要錢沒命,要命沒錢。
其實這個選擇的背后,就是皇帝逼迫南衙所有官僚集體表態,是否贊同拆分南衙,同意就把吃掉的吐出來,不同意,就去死,然后緹騎抄家把銀子、錢糧找回來。
這就是皇帝臨行前對張居正說的,他要看看自己這條強龍,能不能壓得住地頭蛇。
“看起來,官僚們的骨頭也沒那么硬啊,朕還以為會出幾個要錢不要命的主兒,梗著脖子以死證明朕是個昏君,但這才短短三天,應天府庫被火龍燒掉的錢糧,就原原本本的回來了呢。”朱翊鈞看到了趙夢佑的奏疏,對著覲見的張居正笑著說道。
拷餉僅僅三天,府庫的錢糧就回來了。
“陛下,沒有處罰金嗎?”張居正有些不解的問道,光是追欠就夠了嗎?不趁機罰點,誰拿你皇帝當皇帝?
“啊?”王崇古呆愣了下,這是人話嗎?
他可算是知道了,皇帝和帝師,真的親師徒,看看張居正吧,他居然嫌皇帝手段不夠劇烈!
“確實,得罰金,這樣吧,按照同等規模再交一份,朕就把他們放了,要是不交,朕就把他們流放到爪哇去,那邊現在缺人缺的厲害,兩年九熟啊,能把爪哇開出來,咱大明百姓得少餓死多少。”朱翊鈞認可了張居正的建議,在拷餉之外,選擇了處罰金,拿了多少,吐雙份出來。
斗爭素來如此,你退一步,就別怪我進三步。
“北衙百官沒有人罵朕嗎?”朱翊鈞有些奇怪,他離京了,平日里長篇累牘含沙射影罵皇帝的奏疏,反而一本都看不到了。
張居正笑著說道:“北衙百官現在盼著陛下能早點回去呢。”
這就是對照組的好處了,皇帝還是該在龍椅上坐著,看看潞王干的那些事兒,北衙百官才念起皇帝的好來了。
“镠兒又闖禍了?”朱翊鈞眉頭一皺,意識到事情并不簡單。
“潞王殿下又敲詐了西土城遮奢戶五十萬銀子。”張居正解釋了下,不是什么大事兒,就是爭風吃醋。
潞王喜歡萬國美人,人盡皆知,一個本來要進獻給潞王的一個萬國美人,給西土城一個遮奢戶給搶走了。
朱翊镠哪里受的了這種委屈?除了把人要回來,還額外敲詐了五十萬銀。
“潞王真的是胡鬧!銀子去了哪兒?”朱翊鈞佯怒的說道。
“入了內帑。”馮保趕忙解釋了銀子的去處,潞王對銀子沒什么興趣,他就喜歡萬國美人。
朱翊鈞聽聞,才點頭說道:“嗯,如此,镠兒胡鬧了些,朕回京了一定狠狠地訓誡他一番!”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