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魏國公府的老夫人,認了這丫頭做女兒,也不愿意她一直拋頭露面,這顧眉生呢,身份不上不下,自己又心高氣傲,也不好許人家,還不如入宮算了。”馮保說明了魏國公府的打算。
其實就是給皇帝獻個美人,至于皇帝要不要,那得看皇帝的意愿了。
“這顧眉生一手蘇繡,可是了得,號稱針神,又彈了一手好琵琶,普一手的好曲,別號曲圣,還會一手繪畫,畫鳥獸蟲魚,可謂是栩栩如生,不輸給宋徽宗。”馮保介紹了下這女子的才藝,魏國公真的是當閨女培養。
為何拋頭露面?其實就是為了嫁個好人家,畢竟只是個義女,說好聽點是個義女,說難聽點,就是個丫鬟。
馮保是花鳥使,就是專門給陛下尋花的那個職責,封建帝王南巡的時候,留下點風流韻事的傳說,實屬正常。
魏國公府的打算本身就是獻媚,給皇帝獻個美人,同樣也是給顧眉生找個歸宿,魏國公在南衙兩百多年,這秦淮河畔多少名角,最后的下場,都談不上一個好字,即便是嫁了高門大戶,最后也是個凄凄慘慘戚戚。
入了皇帝的法眼,進了宮,怎么也是平安喜樂一生。
馮保不再過多的推薦,說得多了反而招人煩。
顧眉生顯然知道這次要給什么人彈唱,多少有些緊張,但還是撥弄著琵琶,調好了音色之后,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琵琶聲在樓里響起,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
曲調婉轉悲切,顧眉生順手一劃,曲調忽然變得肅殺了幾分。
“嘉靖中,倭患起,生靈涂炭血不止,烏煙瘴氣渺人跡;大司馬,張蒙溪,募得健兒三千眾,營曰振武驕悍兇;浪滔滔、勢洶洶,振武營來寇偃旗,倭寇安敢逞兇逆!”顧眉生一開口,就讓所有人都有點愣神。
這顧眉生,唱的居然是振武營兵變,張夢溪,就是張鰲,夢溪是張鰲的號,這一段說的是募兵抗倭。
顧眉生唱曲是以振武營的一個妻子為視角,訴說了夫君征戰時的憂心忡忡,家里無米無糧的窘境,她用了很長的篇幅去描述振武營的戰績,和浙江九營一樣,在抗倭之中征戰,在倭患漸止之后,振武營開始出巡抗汛。
嘉靖三十九年二月二十五日,振武營中多聚黃蜂結巢甚盛,謂為吉征,軍兵積壓已久的欠餉、減餉、奪妻室月糧的怒氣,開始爆發,兵變發生了。
南京兵部侍郎黃懋官被殺。
黃蜂結巢,其實就是寓意黃巢,侍郎黃懋官其實是自己摔死的,但在給朝廷的奏疏中,為了襯托振武營軍兵的狂悖,黃懋官被殺了。
黃懋官聽聞兵變,在軍兵趕到之前,燒毀了所有營中的賬本,而后自己從三樓一躍而下,本來三樓是死不了的,但好巧不巧,腦門摔在了石頭上,死的透徹。
比較有趣的是,在這段唱詞里,顧眉生直截了當的罵了當時的魏國公徐鵬舉是草包,因為徐鵬舉被軍兵逼迫,‘呼諸軍卒為爺,大叫發廩!發廩!’就是徐鵬舉許諾發錢。
但徐鵬舉翻墻逃跑后,直接拿了十萬銀出來懸賞兵變者的人頭。
看起來能屈能伸,但其實就是罵他言而無信,說要發錢騙了軍兵,逃脫后立刻翻臉不認人。
很快顧眉生就把整個曲子唱完了,結局自然不美妙,軍兵沒有討到本該屬于自己的銀子,也沒有給妻兒討到月糧,甚至振武營都被解散了,這顧眉生唱曲中的女主角,孩子也餓死了,夫君死后,這女子一躍跳了江,做了孤魂野鬼,在江邊整日整夜的哭泣。
“興文匽武妖風盛,報國忠良冢中泣,都說這天公地道,天公地道又何在,只見了那人善,被人欺。”顧眉生用一段快彈,結束了自己的唱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