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田孝高直到現在才搞明白了大明的意圖,大明解決倭國問題的從一而終的想法,就是滅倭!
織田信長思索了許久才搖頭說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你明白的,能顧眼下已經很不容易了,眼下就是想辦法把武士消耗掉,不能讓他們在倭國吃糧食了,不是在邪馬臺軍港送死,就是到朝鮮吃糧食,沒什么兩樣。”
“不是嗎?蕞爾小國從來沒有什么選擇的權力,嘉靖中,倭寇頻繁入寇,就是生死之仇。”
明白大明的打算又能如何呢?只能在大明的意志下赴死,大明作為天朝上國,緩過勁兒來,這等血仇,不得不報,大明啊,以武立國,建國兩百余年,沒有一天不是在打仗。
“將軍說的是。”黑田孝高思忖了片刻,露出了一個苦笑,他自詡一個聰明人,認為天下萬事,都有一條生路,但看來看去,這就是個看似有很多選擇,但事事不由己的死局罷了。
大明給倭國的路,就只有死路,唯一破局之道,就是打贏朝鮮,在朝鮮打敗大明軍,在海上打敗大明水師,這是不得不賭的國運!
“大明皇帝其實給了我們另外一條路,那就是大明最近老是談到的還田令,把土地分給百姓,地主們不得收租過高,田賦降低為一公二民,可倭國的大名們,哪里肯答應呢…而且這還田令,大明都沒蹚明白,倭國就更不可能了。”黑田孝高有點無力。
大明皇帝是十分寬仁的,不是沒有給生路,可是倭國做不到,別說一個織田信長,就是十個,一百個,一萬個織田信長能做到嗎?也不可能做到。
“長崎總督府、大阪灣守御千戶所,都是什么態度?”織田信長詢問著在倭京都地檢特搜部的態度。
大明在大阪灣守御千戶所駐軍,同樣在京都有一個衙門叫地檢特搜部,守御千戶所的軍兵一般不會調動,主要是地檢特搜部對倭國事進行干涉,在倭京都地檢特搜部就像是掌握了兵權的太上皇一樣,他們的態度很重要。
“沒有態度。”小姓森蘭丸俯首說道:“總督和守御將軍在裝糊涂。”
大明的讀書人是很擅長裝糊涂的,一問就是什么事兒,我不清楚,我給你問問,不明確表態,闖出天大的禍來,跟他們沒有關系。
“那就準備進攻吧。”織田信長吐了口濁氣,命運的齒輪從這一刻開始轉動,他不知道未來會如何,只知道,再拖下去,就真的沒有未來了。
黑田孝高沒說,其實按照大明矛盾說而言,不打朝鮮也行。
按照大明矛盾說的基本方法論而言,不打朝鮮,倭國自己內部就得內亂,百姓一揆就是內部矛盾充分激化的表現,亂個幾十年矛盾在沖突之中,不斷地達成共識,最后會有一個沖和的答案,破而后立。
道理誰都明白,可這破而后立的時間太長了,長到他們這些大名,就是無病無災都熬不到見到沖和的那一天,倭國大名們更傾向于賭國運,因為眼前的危機更加迫在眉睫。
國之長策,在任何時候,對于任何國家而言,都是一件非常非常奢侈的事。
大明雖然無比的強大,但倭國不是沒有一線生機!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