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會詢問。”陳學會點頭說道。
大明對倭國的狼子野心當然知道一些,但完全沒有料到,倭國如此貪心不足蛇吞象,要吞并大明,簡直是讓陳學會大開眼界。
“此次倭國集結兵力為三十萬六千余人,其中陸軍為十五萬八千人,這打朝鮮用得了這么多人嗎?他們就是奔著大明來的。”李舜臣左右看了看,低聲說道。
“我怎不知?”李后白訝異的問道,李舜臣居然對倭寇的數量如此清楚!
李舜臣直截了當的說道:“我和毛利輝元有來往,光是毛利家就出動了三萬武士,而且,織田信長承諾,征戰每卒每人給予兩人俸米,其妻子食糧另外給付,軍陣中所雇用之下人妻子,亦一律給予食糧。”
“也就是說,此次征伐,每個倭寇能領兩份俸祿、妻子還給俸祿,軍陣下人的妻子,也都給糧,這是孤注一擲了。”
“織田信長哪來這么多糧食?無外乎入了朝鮮就燒殺搶掠!”
陳學會看著李舜臣,仔細打量了一下說道:“朝鮮難得有個明白人,把情況說的如此清楚,你拿我的拜帖,前往西土城大營,拜見戚帥和李總兵,將你所知道之事,全都告知。”
陳學會寫了一份拜帖,讓李舜臣有門路見大明的軍將,參與到作戰計劃的制定之中。
至于李舜臣提供的情報,有沒有價值,得讓戚帥過目,他陳學會不太知兵,還是讓戚帥去判斷就是。
“謝陳侍郎!”李舜臣終于能夠面見戚帥了,留下李后白一個人挨罵,李舜臣急匆匆的前往了北大營,去見戚繼光和李如松。
戚繼光聽聞有新情況,立刻讓李舜臣到了武英樓,而陛下剛剛操閱軍馬,就在武英樓內。
“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李舜臣入門就跪,門前的小黃門已經告訴了他,陛下宣見了他。
“免禮,你提供的情報很有用。”朱翊鈞笑著說道:“聽說你在朝鮮郁郁不得志,被人奪了武舉人的出身,白衣從軍,可有此事?”
“陛下明鑒,卑賤小人微不足道之事,居然勞陛下費心,臣惶恐不安。”李舜臣趕忙說道,他和頂頭上司不和,被頂頭上司多次派去送死,甚至被扣了罪名被剝奪了出身,這些小事,陛下居然都知道了,那朝鮮士大夫胡言亂語,陛下顯然也是清楚的。
“坐坐。”朱翊鈞示意李舜臣就坐,能殺倭寇的將軍就是好將軍,能殺倭寇在朱翊鈞這里都會得到青睞,哪怕李舜臣是朝鮮人。
李舜臣將自己知道的所有倭國的情報,一五一十的說清楚講明白,尤其是講倭國上下共識的入唐之風。
“彈丸小國,在島上終歸是窮途末路,他們謀求大明的野心,自南宋滅亡之后,就已經無法掩蓋了。”李舜臣總結性的說道。
崖山之后無中華,就是倭國士大夫們最先吹出來的風力,他們這么講,和把大明叫做唐國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不認大明是中原這片土地的主人,否定元、明的合法性,那自詡繼唐的倭國,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宣稱了。
不僅僅是要宣稱,現在倭國已經準備實踐了。
“他們真的有三十萬武士出征朝鮮?”朱翊鈞眉頭緊蹙的問道。
“倭國內外,每百戶出水手十人、足輕十人,共分為了九路,三十萬六千人,臣和毛利輝元有聯絡,他在勸臣為倭寇效力,臣思前想后,來了大明。”李舜臣不敢說真假,但這是毛利輝元遣人告訴他的,目的就是勸降他。